章仙姑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07 05:19:19诗人:叶适 |  朝代: 宋代 |  28

柏水为粮处疗饥,春江千里正逶迤。
应知偃鼠归休地,不在神龙起蛰时。

作者介绍

叶适(一一五○~一二二三),字正则,号水心,温州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孝宗淳熙五年(一一七八)进士。授平江节度推官,改武昌军节度判官,浙西提刑司干办。召爲太学正,迁太常博士。兼实录院检讨。光宗即位,出知蕲州。入爲尚书左选郎官,迁国子司业。除太府卿,总领淮东军马钱粮。宁宗立,韩侂胄专政,宰相赵汝愚贬,亦被劾主管沖佑观。起爲湖南转运判官。迁知泉州。开禧初,除权工部侍郎。北征兵败,除知建康府兼沿江制置使。侂胄诛,以附侂胄用兵,夺职奉祠凡十三年。嘉定十六年卒,年七十四。有《水心先生文集》、《习学记言》等。《宋史》卷四三四有传。 叶适诗,以《四部丛刊》影印明正统十三年黎谅刻《水心先生文集》(其中诗三卷)爲底本。校以清光绪八年瑞安孙衣言校注本(简称校注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章仙姑》是宋代诗人叶适的作品。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柏水为粮处疗饥,
春江千里正逶迤。
应知偃鼠归休地,
不在神龙起蛰时。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自然景象,以及其中蕴含的哲理。诗人通过描绘柏树下的水面,以及春江的千里长廊,表现了大自然的壮丽和宏伟。诗人进一步指出,人们应当明白,当世间万物进入休眠的时候,就是偃鼠归巢、神龙蛰伏的时候。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出了自然景观,通过寥寥几笔勾勒出了柏树和春江的景色。柏水为粮处疗饥,形象地描写了水面上的景象,也暗示了水源的重要性。春江千里正逶迤,描绘了长江壮丽的景色,使人感受到大自然的辽阔和壮美。诗人通过这些描写,引发读者对大自然的思考。

诗的后两句,以偃鼠归休和神龙起蛰作为象征,表达了人们应当顺应自然规律的思想。偃鼠归休是指老鼠冬眠的现象,神龙起蛰则指龙从冬眠中苏醒的时刻。诗人通过这两个形象,告诫人们要顺应自然的规律,不要违背季节的更替,要学会休息和等待,才能获得更好的发展和收获。

整首诗意蕴含深远,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们应当顺应自然规律的智慧。这种对自然的敬畏和顺应的态度,传达了一种深层的哲理,引人深思。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zhang-xian-gu.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