棹歌行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15 01:28:07诗人:骆宾王 |  朝代: 唐代 |  28

写月涂黄罢,凌波拾翠通。
镜花摇芰日,衣麝入荷风。
叶密舟难荡,莲疏浦易空。
凤媒羞自托,鸳翼恨难穷。
秋帐灯华翠,倡楼粉色红。
相思无别曲,并在棹歌中。

作者介绍

骆宾王,义乌人。七岁能属文,尤妙于五言诗,尝作《帝京篇》,当时以为绝唱。初为道王府属,歷武功主簿,又调长安主簿。武后时,左迁临海丞,怏怏失志,弃官去。徐敬业举义,署为府属,为敬业草檄,斥武后罪状。后读之,矍然叹曰:“宰相安得失此人?”敬业事败,宾王亡命,不知所终。中宗时,诏求其文,得数百篇,集成十卷,今编诗为三卷。

作品评述

《棹歌行》是唐代诗人骆宾王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奇妙的夜晚,充满了浓厚的诗意和情感。

诗中描述了月色涂黄,天空如水铺开。在这美丽的夜晚,浪花摇曳,仿佛在给行船的人招手。船上的人捕捉到了湖水中翠绿的倒影,如同镜子一般。湖水中飘荡着莲花,荷叶也被风儿吹拂,轻轻地飘落下来。美丽的景色使人心生神往。

然而,船只行进得越来越困难,因为湖中的荷叶越来越稀疏,难以为船提供足够的推进力。相比之下,湖面则显得更加空旷。这里,骆宾王借景写情,表达了诗人自身的心境。正如诗中所言,凤凰一直以来都害羞地自己媒妁人,鸳鸯也一直恨不能长久飞翔。这影射了诗人的相思之情,同时也透露出他自己所经历的不易。

最后两句:“秋帐灯华翠,倡楼粉色红。相思无别曲,并在棹歌中。”诗人表达了自己对远方爱人的思念。他提及了秋天帐篷里聚集的灯光,绚丽多彩,而倡楼上的红粉也映照出了那是一幅浓烈的画面。但它们和他的相思之情都无法言说,诗人只能在行船的歌声中抒发内心的思绪。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以及象征性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它融合了音乐、色彩和自然景观,渲染出富有诗意的夜晚。诗人的相思之情通过诗歌的方式得到了宣泄,在音乐中抒发了自己的情感。这首诗不仅展示了骆宾王的才华与情感,同时也让读者感受到了他内心的痴迷和思念之情。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zhao-ge-xing0x8.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