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君怨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20 08:35:51诗人:皎然 |  朝代: 唐代 |  体裁: 昭君 |  30

自倚婵娟望主恩,谁知美恶忽相翻。
黄金不买汉宫貌,青冢空埋胡地魂。

作者介绍

皎然,名昼,姓谢氏,长城人,灵运十世孙也。居杼山,文章儁丽,颜真卿、韦应物竝重之,与之酬倡。贞元中,敕写其文集,入于祕阁。诗七卷。 皎然,福州人。嗣灵峰。住福州长生山,世称长生和尚。诗二首。(《全唐诗》卷八一五所收皎然为贞元间僧,此为另一人)

作品评述

《昭君怨》中文译文:
昭君自傍婵娟月,期望君王恩宠,谁知美丑的判定突然改变。黄金也无法买到她在汉宫的容貌,她的灵魂却在胡地的青冢中孤寂地长眠。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昭君对君王的不满和怨念,诗人通过描写昭君的遭遇,以及她对自己美貌和命运的反思,展现了无奈与失落之情。

昭君是一个历史上的人物,是汉朝宣帝时期的王昭君,她因为政治婚姻被远嫁给匈奴,成为了匈奴的王后。诗中的昭君借指皎然自己,表达了他对美女遭遇命运不公的同情和怜悯之情。

首先,诗中的昭君自倚婵娟望主恩,期望君王对自己的宠爱和青睐,然而她所得到的却是相反的待遇。以昭君代指诗人自己,抒发了对自身处境的愤懑和不满。

其次,诗人通过昭君的美和命运的改变来体现不同种族和文化之间的差异和冲突。黄金代表了汉朝的财富和奢华,但它无法买来昭君在汉朝的地位和娇容。胡地指代匈奴,在这里代表了异族的土地和文化,诗人以此来突显昭君的命运从华丽的宫廷到贫寒而残酷的生活。

最后,昭君在胡地的青冢中长眠,暗示着她最终的离世和凄凉的境遇。通过描写昭君的命运和遭遇,诗人表达了对美女命运的无奈和悲悯,同时也抒发了自己对人生和命运的思考和反思。

总的来说,《昭君怨》通过对历史人物昭君命运的抒发和自身的借指,以及对美、命运和文化差异的反思,传达了作者对人生无常和命运无奈的感慨和思考,展示了一种对人性的深情和悲凉之美。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zhao-jun-yuanilr.html

相关文章

每日一诗

来上人归宣城兼柬太守孙学士
梅尧臣
李白不厌昭亭山,看尽飞鸟云独闲。我今相送一怀想,想在谢公窗户间。
诗词赏析 >

每日成语

裁云剪水
裁行云,剪流水。比喻诗文构思精妙新巧。
标签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