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波鸂鶒漾潭隈,能使游人判不回。
风入园林寒漠漠,日移宫殿影枚枚。
未尝绿蚁何妨拨,宿戒红妆莫待催。
缺月西南光景少,仍须挽取烛笼来。
作者介绍
黄庭坚诗,以《武英殿聚珍版书》所收《山谷诗注》爲底本。校以宋绍定刊《山谷诗注》(简称宋本;残存三卷,藏北京图书馆),元刻《山谷黄先生大全诗注》(简称元本;残存内集十六卷,藏北京图书馆),《四部丛刊》影印宋干道本《豫章黄先生文集》(简称文集)及元刊《山谷外集诗注》(简称影元本),明嘉靖间蒋芝刊《黄诗内篇》十四卷(简称蒋刻本)、明版《山谷黄先生大全诗注》(简称明大全本;此书与蒋刻本并藏北京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山谷集》(简称山谷集)、清光绪间陈三立覆宋刻本(简称陈刻本)。并参校干隆间翁方纲校树经堂本(简称翁校本,其中翁氏校语称翁校)。《内集》《外集》的编年说明,集中移置每卷卷首;《别集》等的繫年,底本多疏漏,据《四库全书·山谷集》所附黄{巩/言}《山谷年谱》拾补,分别繫于诗题下。底本中涉及山谷跋语、手蹟、石刻及版本文字异同的注释文字,酌予保留。《山谷集》中多出底本的骚体诗及偈、贊、颂(其中多爲六言或七言诗)等,参校明弘治叶天爵刻、嘉靖乔迁重修本(简称明本),编爲第四十五至四十八卷。另从他书中辑得的集外诗和断句,编爲第四十九卷。
作品评述
诗词:《赵令答诗约携山妓见访》
朝代:宋代
作者:黄庭坚
晴波鸂鶒漾潭隈,
能使游人判不回。
风入园林寒漠漠,
日移宫殿影枚枚。
未尝绿蚁何妨拨,
宿戒红妆莫待催。
缺月西南光景少,
仍须挽取烛笼来。
中文译文:
晴天下,波光闪烁,鸂鶒在湖泊边嬉戏,波澜起伏的湖面边缘。
它们引得游人心驰神往,不忍离去。
微风吹过园林,使得整个景色显得冷冷清清。
阳光投射下来,映照在宫殿上,影影绰绰。
从未见过绿色的蚂蚁有何妨碍,也不必急于拨开它们。
在夜晚,应该戒除艳丽的妆容,不必待催促。
月亮被云遮蔽,西南方的光景变得稀少。
我们仍需挽起烛笼来照明。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寂静而优美的景象,以及对虚幻与现实的思考。
诗人黄庭坚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湖泊边晴天的景色,波光闪烁,鸂鶒在水中嬉戏,湖面泛起涟漪。这一景象使得来访的游人心驰神往,难以离去。
接着,诗人切换到园林的描绘,微风吹过园林,使得整个景色显得冷冷清清。阳光透过园林的树木照射在宫殿上,形成了斑驳的影子,给人一种模糊而飘渺的感觉。
诗的后半部分,黄庭坚以一种略带玩味的语气表达了自己对于生活和自然的思考。他说绿色的蚂蚁从未妨碍过什么,无需急于拨开它们。他还提醒人们在夜晚要戒除过于艳丽的妆容,不必等待催促。
最后两句表达了月亮被云遮蔽,西南方的光景变得稀少,诗人仍需挽起烛笼来照明。这里可以理解为诗人提醒人们要对现实保持清醒的认识,不要被虚幻和表面的事物所迷惑,需要自己照亮前行的道路。
整首诗以清丽的意象、细腻的描写和深入的思考展现了黄庭坚的才华和独特的情感表达能力。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感悟,诗人传递了对于生活的思考和对于真实与虚幻的辨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