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学士挽诗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06 06:31:14诗人:杜范 |  朝代: 宋代 |  18

鼎盛弹冠地,胡然袖手居。
自怡还自足,谁毁又谁誉。
花竹人安在,芸兰庆有余。
华涂惊素锦,行道尽欷嘘。

作者介绍

杜范(一一八二~一二四五),初字仪甫,改字成己(《漫塘集》卷一九《杜成己字序》,《宋史》本传作成之),学者称立斋先生,黄巖(今属浙江)人。宁宗嘉定元年(一二○八)进士,调金坛尉,再调婺州司法参军。理宗绍定三年(一二三○),爲主管户部架阁文字。端平元年(一二三四),授军器监丞。累迁监察御史。以劾郑清之,出爲江东提点刑狱。嘉熙二年(一二三八)知宁国府。四年,迁权吏部侍郎兼侍讲,改礼部尚书兼中书舍人。淳祐二年(一二四二),擢同签书枢密院事,四年,迁同知枢密院事。五年卒,年六十四,謚清献。有《清献集》十九卷。事见清同治吴县孙氏刻《杜清献公集》卷首黄裳《戊辰修史丞相杜范传》,《宋史》卷四○七有传。 杜范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明刻《杜清献公集》(简称明本,藏日本静嘉堂文库),并酌校《两宋名贤小集·清献集》(简称名贤集)。明本多出底本之诗及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赵学士挽诗》是宋代文学家杜范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赵学士为挽诗对象,通过描绘他的境遇和心境,表达了对时代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思考。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鼎盛弹冠地,胡然袖手居。
自怡还自足,谁毁又谁誉。
花竹人安在,芸兰庆有余。
华涂惊素锦,行道尽欷嘘。

这首诗词的诗意表达了赵学士身处鼎盛之地,头戴冠冕,却心存淡泊。他自得其乐,满足于自身的境遇,不受他人的毁誉影响。诗中提到了花竹和人物,暗示着美好的环境和人们的安定。芸兰代表着繁荣和欢乐,显示出生活的充实和富足。然而,华涂惊动了素锦,行路上充满了欷嘘之声,这可能象征着社会的动荡和不安。

整首诗词通过反差的手法,展现了赵学士超然物外的心态和对于外界变迁的淡然态度。他不为名利所动,安于自己的生活,享受内心的宁静和满足。诗中也暗示了社会的浮躁和不稳定,与赵学士安宁自在的生活形成鲜明的对比。这种对比反映了诗人的价值观和思想情感,同时也折射出宋代社会的一些特点。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通过对赵学士境遇的描写,展示了作者对于时代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思考。它表达了对世俗纷扰的超然态度和追求内心平静的渴望,同时也折射出宋代社会的某种困惑和不安。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zhao-xue-shi-wan-shi.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