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向瑶台品凤箫。
碧虚浮动桂花秋。
风从帘幕吹香远,人在阑干等月高。
金粟地,蕊珠楼。
佩云襟雾玉逍遥。
仙娥已有玄霜约,便好骑鲸上九霄。
作者介绍
陈允平,字衡仲,又字君衡,号西麓,鄞县(今浙江宁波)人。试上舍不遇,遂放情山水,往来吴淞淮泗间。恭宗德祐时,授沿海制置司参议官(《宋元学案》卷二五《参议陈西麓允平先生》)。宋亡,以人才徵至元大都。不受官,放还。事见《两宋名贤小集》卷三一五《西麓诗稿》卷首、《宋诗略》卷一五。 陈允平诗,以汲古阁影宋抄《南宋六十家小集·西麓诗稿》爲底本,校以《两宋名贤小集》(简称名贤集)。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二卷。
作品评述
《鹧鸪天》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陈允平。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鹧鸪天》
谁向瑶台品凤箫,
碧虚浮动桂花秋。
风从帘幕吹香远,
人在阑干等月高。
金粟地,蕊珠楼,
佩云襟雾玉逍遥。
仙娥已有玄霜约,
便好骑鲸上九霄。
中文译文:
谁在瑶台上吹奏凤箫,
碧空中飘荡着桂花的秋香。
微风从帘幕中吹来远方的芬芳,
人们在阑干上等待着高挂的月亮。
金色的禾苗地,珍珠般的楼阁,
佩带云彩的衣襟,如雾般的玉逍遥。
仙女已经与玄霜达成约定,
便可骑鲸鱼上升至九霄之上。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华丽的描写和浪漫的意象展现了一幅仙境般的景象,表达了对美妙的仙境和超越尘世的向往。
首句描绘了一个人在瑶台上吹奏凤箫的场景,瑶台象征着神仙之地,凤箫则象征着神奇的音乐。接着,诗人以碧空中飘荡的桂花秋香来衬托出这个仙境的美丽景色。
第三句表达了微风吹来远方芬芳的意象,暗示了这个仙境的遥远和神秘。人们在阑干上等待高挂的月亮,展现了对神秘力量的敬仰和渴望。
第五句以金粟地和蕊珠楼描绘了这个仙境的奇幻景色,金粟地指的是金色的禾苗地,蕊珠楼则象征着华丽的宫殿。接着,诗人描述了佩带云彩的衣襟和如雾般的玉逍遥,营造了一个神秘、迷离的氛围。
最后两句表达了仙女与玄霜的约定,意味着诗人希望能够超越尘世,达到仙境。骑鲸鱼上九霄更是表达了对超越凡俗、登上高处的向往和追求。
整首诗词通过瑰丽的描写和充满遐想的意象,表达了对美好和超越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对仙境的追求和超越尘世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