屡衄名场岁已高,此行谁赠一绨袍。
久从客路嗟重趼,独对秋风感二毛。
游倦几漫许都刺,愤深将广楚人骚。
而今荐口难开吻,第爱穷途节可褒。
作者介绍
强至(一○二二~一○七六),字几圣,杭州(今属浙江)人。仁宗庆历六年(一○四六)进士,除泗州司理参军,歷浦江、东阳、元城令。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韩琦判永兴军,辟爲主管机宜文字,辗转在韩幕府六年。神宗熙宁五年(一○七二),召判户部勾院,迁群牧判官。九年,迁祠部郎中、三司户部判官。卒,年五十五。其子浚明集其所遗诗文爲《祠部集》四十卷,曾巩爲之序,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祠部集》三十五卷,又《韩忠献遗事》一卷。《咸淳临安志》卷六六、清强汝询《求益斋文集》卷八《祠部公家传》有传。 强志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参校武英殿聚珍版木活字本(简称活字本)、武英殿聚珍版同治七年刻本(简称同治本)。另辑得集外诗四首,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郑君常常写诗送给杨尉,杨尉因此作了一首以同韵赠诗。郑君屡次在名场上受挫,岁月已经不饶人,这次旅行中,不知道谁会送他一件丝织袍子。长久以来他一直身处客路,感叹着沉重的责任,独自面对秋风的吹拂,感受着岁月的无情。
他游玩疲倦,经历了许多风雨,却依然希望能够在都城中获得一丝成就,他愤怒而深深地怀念着楚国的风采。然而现在他已经难以开口赞美他人,但他仍然崇敬那些在贫穷途中坚守节操的人。
这首诗表达了郑君的失落和对年华流逝的感慨,同时也流露出他对楚国的情感和对节操的赞美。诗人通过表达个人的情感和体验,展示了他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社会的观察,引发读者对人生、人情和命运的思考。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zheng-jun-tian-chang-you-shi-yi-yang-wei-yi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