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乐府十篇·颂夷臣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23 19:09:19诗人:皮日休 |  朝代: 唐代 |  20

夷师本学外,仍善唐文字。
吾人本尚舍,何况夷臣事。
所以不学者,反为夷臣戏。
所以尸禄人,反为夷臣忌。
吁嗟华风衰,何尝不由是。

作者介绍

皮日休,字袭美,一字逸少,襄阳人。性傲诞,隐居鹿门,自号间气布衣。咸通八年,登进士第。崔璞守苏,辟军事判官。入朝,授太常博士。黄巢陷长安,僞署学士,使为谶文,疑其讥己,遂及祸。集二十八卷,今编诗九卷。 皮日休,字袭美,一字逸少,襄阳人,性傲诞,隐居鹿门,自号间气布衣,咸通八年,登进士第,崔璞守苏,辟军事判官,入朝,授太常博士,黄巢陷长安,僞署学士,使为谶文,疑其讥己,遂及祸。集二十八卷,今编诗九卷。 皮日休字袭美,一字逸少,襄阳人。补诗一首。

作品评述

《正乐府十篇·颂夷臣》是唐代皮日休的一首诗。这首诗描写了夷族士族子弟在学习唐文字和投身唐朝事务的情况。诗意表达了作者认为夷族子弟努力学习和投身事务比不学习和依附朝廷的尸禄人更加有价值,同时也反映了华风日渐衰败的现状。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夷族学习外国文字,却善于学习唐朝的文字。
我们本来就应该追求进步,更何况夷族的子弟要投身朝廷事务。
不学习的人反而成为夷族的嘲笑对象,
尸禄之人反而受到夷族子弟的忌恨。
唉叹啊,华夏民族的文化风气已经衰败,早已是这样了。

这首诗词通过对夷族子弟的学习和事务投身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于追求进步和舍弃尸禄之人的态度。作者认为,夷族子弟的努力学习和投身朝廷事务是值得赞扬的,他们对唐朝文化的追求并没有辜负自身的文化传统。与此同时,作者也对不学习和依附朝廷的尸禄人抱有不屑和痛惜之情。诗中呈现了夷臣和尸禄人之间的反差,强调了夷族子弟在社会上的地位和价值。最后,作者通过华风衰败的描述暗示了当时华夏文化的衰败和危机,进一步烘托了夷族子弟的学习和投身事务的重要性。整个诗意深沉,既表达了作者对夷族子弟的赞扬,又反映了时代的思想和文化状况,具有一定的时代特色和社会批判意义。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zheng-le-fu-shi-piankb8.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