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庵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08 04:43:23诗人:叶茵 |  朝代: 宋代 |  19

七十云古稀,予年三之二。
来景殊无多,那复就枯瘁。
窘步惊畏途,抚心慨时事。
何以怡余生,一日委一醉。

作者介绍

叶茵(一一九九?~?)(生年据本集卷三《己酉生日敬次靖节先生拟挽歌辞三首》、《既次韵或非之作解嘲》“衰龄踰五十”推算),字景文,笠泽(今江苏苏州)人。曾出仕,“十年不调”(本集卷二《参选有感》),退居邑同里镇,筑顺适堂,以杜甫诗“洗然顺所适”得名。与陈起等有唱酬。有《顺适堂吟稿》五卷。事见清同治《苏州府志》卷四八。 叶茵诗,以清顾氏读画斋刊本爲底本,校以汲古阁影宋钞本(简称汲古阁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杂兴二首》是宋代诗人叶茵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七十云古稀,
我年方三十二。
景色逐渐稀少,
却感觉自己已经衰老。
艰难的步履使我害怕,
抚摸自己的心时感叹时事。
如何才能愉悦余生,
只能一天接一天地沉醉其中。

诗意:
《杂兴二首》通过描绘诗人自己的年龄和身世,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生命脆弱性的思考。诗人已经七十岁,而他的年龄只有三十二岁。他觉得时间过得很快,景色逐渐凋零,自己的精力和热情也随之衰退。在面对困境和时事的时候,他感到无奈和畏惧。然而,他仍希望能够找到一种愉悦生活的方式,于是选择了沉醉于酒色之中。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时间流逝和生命的思考。七十岁高龄的诗人以年轻的身份出现,突出了时间对人的摧残和年龄的相对性。景色逐渐稀少的描写暗示了人生的短暂和无常。窘步惊畏途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在面对困境和时事时的无力感与恐惧,抚心慨时事则表达了他对社会现状的忧虑。最后两句表明了诗人希望通过沉醉于酒色中来寻找一种愉悦和安慰的方式,暗示了他对于生活的悲观态度。

整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传达了诗人对生命和时光流逝的深沉思考,同时展示了对社会现实的忧虑和对生活的悲观态度。这种短小而含蓄的抒发方式,使得诗词充满了情感的张力和哲思的内涵,给读者以思考和共鸣的空间。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zhi-anz5h.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