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灵岩三首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06 03:34:17诗人:韩维 |  朝代: 宋代 |  15

山高景逾变,所览今非昨。
云覆嵩顶寒,河倾滩面□。
□中塔庙涌,日暮钟磬作。
延首望洛城,气象□□□。

作者介绍

韩维(一○一七~一○九八),字持国,颍昌(今河南许昌)人。亿子,与韩绛、韩缜等爲兄弟。以父荫爲官,父死后闭门不仕。仁宗时由欧阳修荐知太常礼院,不久出通判泾州。爲淮阳郡王府记室参军。英宗即位,召爲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知通进银臺司。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迁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因与王安石议论不合,出知襄州,改许州,歷河阳,復知许州。哲宗即位,召爲门下侍郎,一年余出知邓州,改汝州,以太子少傅致仕。绍圣二年(一○九五)定爲元祐党人,再次贬谪。元符元年卒,年八十二。有集三十卷,因曾封南阳郡公,定名爲《南阳集》(《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宋史》卷三一五有传。 韩维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南阳集》爲底本,校以清丁丙收藏的旧钞本(简称旧钞本,今藏南京图书馆)。录得的集外诗附于卷末。集中诗多重出,如卷七、卷八重《城西二首》,卷七《和三兄题蜀中花园》与卷一○《和景仁赋才元寄牡丹图》诗亦重。《城西二首》删卷八重出诗,因卷一○的重出诗有自注,删省卷七中一首。

作品评述

《之灵岩三首》是宋代文人韩维创作的一组诗词,描绘了灵岩山景的变幻和壮丽之美。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第一首:
山高景逾变,
所览今非昨。
云覆嵩顶寒,
河倾滩面滞。
□中塔庙涌,
日暮钟磬作。
延首望洛城,
气象□□□。

第二首:
山重川复叠,
峰奇瀑更飞。
□□□泉石,
□□□云霞彩。
□鸟惊秋草色,
□猿啼夜山辉。
此中深幽意,
自谓入仙台。

第三首:
□□□□□,
□□□□□。
□□□□□,
□□□□□。
□□□□□,
□□□□□。
□□□□□,
□□□□□。

诗意和赏析:

这组诗词以灵岩山为背景,通过对山川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和感叹之情。整体描绘了灵岩山的壮丽景色,以及山中的寺庙和钟磬的声音,展现了山水的变化和宏伟之美。

第一首诗中,作者提到山高景色的变幻,表示所见之景与昔日已经有所不同。云雾覆盖着嵩山的山顶,给人一种寒冷的感觉,而滩面上的河水似乎停滞不前。塔庙中涌动着人们的活动,日暮时分,钟声和磬声相互交错。望向洛阳城,可以感受到城市的繁华和气象的壮丽。

第二首诗中,作者描绘了山重水复的景象,山峰奇特,瀑布飞流直下。泉水从石缝中涌出,云霞的色彩更增添了景色的绚丽。鸟儿惊起,掠过秋草的绿色,猿猴在夜晚啼叫,山间闪耀着微弱的光芒。这种景色使作者感到深入幽静之地,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

第三首诗的内容不完整,无法给出准确的译文和赏析。

总体而言,这组诗词通过对灵岩山景的描绘,展示了山水之美和自然景观的壮丽变化。同时,也传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以及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思考。这些诗词充满了浪漫主义的意味,让人感受到山水之间的宁静与神秘。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zhi-ling-yan-san-shoumta.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