蜘蛛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06 07:28:43诗人:蒲寿宬 |  朝代: 宋代 |  17

轻丝出皤腹,口织不用梭。
前身岂虞人,所食在网罗。
茆栏亦可罥,如此豸者何。

作者介绍

蒲寿宬,泉州(今属福建)人。生平不详。从集中诗篇观察,知其曾入戎幕,行迹遍东南。卷一《梅阳壬申劭农偶成书呈同官》,知度宗咸淳八年(一二七二)前后曾知梅州;《投后村先生刘尚书》,知与刘克庄同时,年辈相近。晚年着黄冠居泉之法石山,山有心泉,因称心泉处士。有《蒲心泉诗》(明《文渊阁书目》),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心泉学诗稿》六卷。事见《八闽通志》卷八六。 蒲寿宬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酌校残本《永乐大典》引录。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蜘蛛》是宋代诗人蒲寿宬的作品。这首诗以简洁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蜘蛛的形象和特点,并通过蜘蛛织网的行为,抒发了一种深刻的哲理。

诗意:
《蜘蛛》通过对蜘蛛的描绘,展示了蜘蛛自然而然地追求生存和生活的本能。蜘蛛轻盈地从腹部吐出丝线,无需借助织布机械,就能巧妙地编织出优美的网。诗人提出了一个问题,蜘蛛在没有人的指导下,如何能够织成如此精巧的网,从而引发了对于自然界中微小生物的生存智慧和能力的思考。

赏析:
这首诗以简练的笔触勾勒出蜘蛛的形象,以及蜘蛛织网的过程。诗人用“轻丝出皤腹,口织不用梭”来形容蜘蛛吐丝织网的动作,使读者感受到蜘蛛轻盈而灵活的形态。接着,诗人提出了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即蜘蛛并没有受到人类的指导,却能够织出如此精巧的网,茆栏也能成为蜘蛛的陷阱。这种对于微小生物自然智慧的赞叹引发了读者对于生命的思考。

通过这首诗,蒲寿宬展现了他对自然界中微小生物的观察和思考,他赞美了蜘蛛的智慧和生存能力。诗中的蜘蛛不仅是一种生物形态,更是一种象征,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在世界上寻找自己的生存之道。这也启示了人们要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谦逊和勤奋,从微小的事物中寻找智慧和启示。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zhi-zhunsg.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