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过凤山高氏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06 07:19:59诗人:张镃 |  朝代: 宋代 |  18

屋负山陲晚,篱侵水泺秋。
农桑能自力,鹅鸭岂它求。
逆数曾来日,遮留更觉稠。
夜歌听欸乃,催兴满沧洲。

作者介绍

张镃(一一五三~?),字功甫,又字时可,号约斋居士,祖籍成纪(今甘肃天水),南渡后居临安(今浙江杭州)。俊曾孙。以廕官奉议郎,直秘阁、权通判临安府。宁宗开禧三年(一二○七)爲司农少卿,因预杀韩侂胄密谋,爲史弥远所忌,一再贬窜。嘉定四年(一二一一),除名编管象州,死于贬所。镃藉父祖遗荫,生活侈汰,于孝宗淳熙二十年(一一八五)构园林于南湖之滨。曾先后从杨万里、陆游学诗,并多倡和。有《南湖集》二十五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十卷(其中诗九卷)。事见《诚斋集》卷八一《约斋南湖集序》,《齐东野语》卷二、一五、二○。 张镃诗,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永乐大典》残本及清干隆鲍廷博校刻本(简称鲍校本)等。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十卷。

作品评述

《重过凤山高氏》是一首宋代张镃的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山陲的房屋负重,晚霞映照山脚下;
篱笆渐渐蔓延至水泽,秋天的景色更加美妙。
农民努力自力更生,不需要依赖别人;
而鹅和鸭子不需要外界的帮助来生存。
逆境曾经来过,但是现在已经过去;
困扰也逐渐减少,越发变得稠密。
在夜晚的歌声中倾听这些,激发起内心的欢乐,满怀激情地度过这片沧洲。

诗意:
《重过凤山高氏》描绘了一个山陲农舍的景象,表达了农民自力更生的精神和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态度。诗人通过描绘农舍、自然景色和农民的生活,反映了农村的宁静和人们对自然的依赖,并强调了自力更生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山陲农舍的景色和农民的生活,展示了宋代农村的宁静和人们对自然的依赖。诗中的屋负山陲晚,篱侵水泺秋,通过对山、水、秋天等自然元素的描写,给人以宁静和美好的感觉。

诗人通过对农民的描绘,强调了农民自力更生、努力耕种的精神。农桑能自力,鹅鸭岂它求,展现了农民的自食其力和自给自足的能力。逆数曾来日,遮留更觉稠,揭示了诗人曾经面对困境,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困扰逐渐减少,生活变得更加稠密、丰富。

夜歌听欸乃,催兴满沧洲,表达了诗人在夜晚聆听歌声时所感受到的欢乐和激情。这种欢乐和激情源于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未来的期许。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农村的宁静景象,表达了农民自力更生的精神和对自然的依赖。它传递出积极向上、热爱生活的态度,使人们感受到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未来的期待。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zhong-guo-feng-shan-gao-shi.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