疎风冷雨北山南,时见归鸿度碧潭。
重九日人多是醉,两三枝菊总斜簪。
作者介绍
白玉蟾(一一九四~?),本名葛长庚,因继雷州白氏爲后,改今名。字白叟、以閲、衆甫,号海琼子、海南翁、琼山道人、蠙菴、武夷散人、神霄散吏、紫清真人,闽清(今属福建)人,生于琼山(今属海南)。师事陈楠学道,遍歷名山。宁宗嘉定中诏赴阙,命馆太乙宫,赐号紫清明道真人(明嘉靖《建宁府志》卷二一)。全真教尊爲南五祖之一。有《海琼集》、《武夷集》、《上清集》、《玉隆集》等,由其徒彭耜合纂爲《海琼玉蟾先生文集》四十卷。事见本集卷首彭耜《海琼玉蟾先生事实》。 白玉蟾诗,以明正统?仙重编《海琼玉蟾先生文集》六卷、续集二卷爲底本。校以影印《道藏》本《上清集》、《武夷集》、《玉隆集》(简称上清集、武夷集、玉隆集),明万历蓝格钞《海琼白真人文集》(简称明钞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刘双松安正堂刊《新刻琼琯白先生集》(简称刘本),清干隆刊《宋海琼白真人诗文全集》(简称干隆本)。校本多出底本之诗及新辑集外诗,另编爲一卷。
作品评述
《重九》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白玉蟾。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
疎风冷雨北山南,
时见归鸿度碧潭。
重九日人多是醉,
两三枝菊总斜簪。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日的景象。清冷的秋风吹拂着北山和南方,雨水也随之而至。有时候可以看到几只归鸿从碧潭上方飞过。重阳节那一天,人们往往都是陶醉在饮酒之中,而几支菊花总是斜插在头发上。
这首诗词通过描写自然景色和人们的行为,表达了秋日的凉爽和重阳节的气氛。北山和南方的对比,突出了季节的变化。归鸿的出现,增添了一丝动态和生气。而重阳节上人们痛饮的情景,彰显了这一节日的喜庆和放松的氛围。最后,菊花作为重阳节的象征之一,被斜插在头发上,点缀了整个场景,更加突出了诗中的主题。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和生动的描写,展示了作者对秋日和重阳节的深刻感受。读者可以感受到秋天的凉爽、节日的欢乐以及人们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同时,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人们行为的描写,诗词也传达了一种淡泊宁静的生活态度,以及对岁月流转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