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月五首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25 15:24:57诗人:汪莘 |  朝代: 宋代 |  9

对月题诗过几人,不知何句与渠亲。
精神尢向水中活,形状直须天上真。
紫磨一轮开作屋,桂花千朵斫为薪。
寒儒老矣心犹在,诚念唐虞有野臣。

作者介绍

汪莘,字叔耕,休宁(今属安徽)人。不事科举,退安丘园读《易》,后屏居黄山。宁宗嘉定间应诏上书,不报。徐谊帅江东,以遗逸荐,亦不果。遂筑居柳塘上,囿以方渠,自号方壶居士,学者称柳塘先生。有《方壶集》。明弘治《徽州府志》卷九、《新安文献志》卷八七有传。 汪莘诗,以明汪璨等刻《方壶存稿》爲底本。校以清雍正九年汪栋刻本(简称清刻本),并酌校《两宋名贤小集》卷一九三《方壶存稿》(简称名贤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方壶存稿》(简称四库本)所录诗。

作品评述

《中秋月五首》是宋代诗人汪莘的作品。这首诗以描绘中秋之夜的月亮为主题,表现了诗人对月亮的赞美与思考。

诗词的中文译文:

对月题诗过几人,
不知何句与渠亲。
精神尢向水中活,
形状直须天上真。
紫磨一轮开作屋,
桂花千朵斫为薪。
寒儒老矣心犹在,
诚念唐虞有野臣。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中秋之夜对月亮的赞美之情,并思考了其他诗人是否也曾对月亮有类似的感悟。诗人在表达对月亮的赞美时,以一种超越尘世的姿态,将月亮与水、天上的真实形状相比较。这种精神上的活跃与水中倒影、天上的月亮相互呼应,突显了诗人对月亮的崇敬之情。

诗中描绘了一轮明亮的月亮犹如紫色的磨盘,像是展开了一座屋子,同时将成千上万的桂花斫成薪柴。这一描写形象地表达了中秋之夜的盛景和丰收的喜悦。诗人通过对月亮和桂花的描绘,将中秋的美好寓意与诗中的景物融合在一起,凸显了中秋节的文化内涵。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自己年事已高,但他的心灵仍然充满热情,真诚地怀念古代的贤臣,如同唐虞时期的野臣一般。这种对古人的敬仰和追思,体现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珍视和传承。

总之,汪莘的《中秋月五首》通过对中秋月亮的描绘,展现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并在其中融入了对古代文化的思考和传承的愿望。这首诗在形象描写和情感表达上都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使读者在阅读中可以感受到中秋节的欢乐和传统文化的底蕴。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zhong-qiu-yue-wu-shoubw9.html

相关文章

每日一诗

拜星月慢
周密
郡僚间载酒相慰荐,长歌清釂,正尔供愁,客梦栩栩,已飞度四桥烟水外矣。醉余短弄,归日将大书之垂虹。腻叶阴清,孤花香冷,迤逦芳洲春换。薄酒孤吟,怅相知游倦。想人在、絮幕香帘凝望,误认几许,烟樯风幔。芳草天涯,负华堂双燕。记箫声、淡月梨花院。砑笺红、谩写东风怨。
诗词赏析 >

每日成语

言之不文,行之不远
文章没有文采,就不能流传很远。同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标签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