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来吟绕牡丹丛,花艳人生事略同。
半雨半风三月内,多愁多病百年中。
开当韶景何妨好,落向僧家即是空。
一境别无唯此有,忍教醒坐对支公。
作者介绍
杜荀鹤,字彦之,池州人。有诗名,自号九华山人。大顺二年,第一人擢第,復还旧山。宣州田頵遣至汴通好朱全忠,厚遇之,表授翰林学士、主客员外郎、知制诰,恃势侮易缙绅,衆怒,欲杀之而未及。天祐初卒。自序其文为《唐风集》十卷,今编诗三卷。 杜荀鹤,字彦之,池州人。有诗名,自号九华山人。大顺二年,第一人擢第,復还旧山。宣州田頵遣至汴通好,朱全忠厚遇之,表授翰林学士、主客员外郎、知制诰,恃势侮易缙绅,衆怒,欲杀之而未及。天祐初卒。自序其文为唐风集十卷,今编诗三卷。
作品评述
《中山临上人院观牡丹寄诸从事》是杜荀鹤的一首诗,以观赏牡丹为题材,表达了生活的艰辛和自然的无常。
诗中以闲暇时光来吟咏牡丹花丛,把花如人生的事物联系在一起。牡丹花艳丽,象征着人生的美好和繁华,而同时也暗示着人生的短暂。诗人进一步描述了自己身处的环境,这是一个三月间半雨半风的日子。这一景象既体现了自然界的变化,也暗喻了作者内心的多愁和多病。
诗的后半部分,杜荀鹤通过对牡丹花的开放和凋零的描写,表达了对人生的洞悉。花开如韶景,虽然美好,却无可避免地会随时间的流逝而凋谢。而这凋落的片段可能最终会落到僧人的庭院里,变得毫无价值。诗人在这个境界中感叹道,这是一个独特的景象,只有这里才有,他不忍心再次清醒地面对支离破碎的现实。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牡丹花的观察,寄托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世间流转无常的感悟。诗中描绘的场景和情感,饱含着作者深沉而痛苦的心境。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zhong-shan-lin-shang-ren-yuan-guan-mu-dan-j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