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若凭高处,风虚阁自凉。
川林输望迥,日月对闲长。
洒落幽人暇,奔驰俗累忙。
何时足生理,卜筑并山阳。
作者介绍
葛洪(?~一二三五),字容甫,东阳(今属浙江)人。从吕祖谦学。孝宗淳熙十一年(一一八四)进士,授崑山尉(明正德《姑苏志》卷四一)。宁宗嘉泰二年(一二○二)知昌国县(元《昌国州图志》卷六)。嘉定六年(一二一三)爲枢密院编修官兼国史院编修官。十七年,权工部尚书、国子祭酒(《南宋馆阁续录》卷九)。理宗宝庆元年(一二二五),签书枢密院事。绍定元年(一二二八),擢参知政事。四年,知绍兴府。端平二年卒。着有《蟠室老人文集》十二卷等,已佚。《宋史》卷四一五有传。今录诗四首。
作品评述
《中兴寺琼翠阁次乔梦符韵》是宋代葛洪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高处的兰若花,阁楼中的清凉风,远望间的川林景色,以及日月的徘徊,表达了寻求宁静和追求自由的情感。
这首诗的中文译文如下:
兰若凭高处,风虚阁自凉。
川林输望迥,日月对闲长。
洒落幽人暇,奔驰俗累忙。
何时足生理,卜筑并山阳。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兰若花为景,通过描绘兰若花凭高而立的情景,表达了追求高洁和超脱尘世的意愿。兰若花在高处虽能感受到风的吹拂,但阁楼的清凉却是自然而来。这种自然的清凉给人以心灵的宁静,也暗示了追求内心平静和自由的渴望。
接着,诗人通过描写远望间的川林景色,以及日月的徘徊,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宇宙律动的感悟。川林的远处景色让人心生向往,而日月的徘徊则使时间变得悠长而闲适。
诗中还描绘了幽雅的人物和繁忙的世俗生活之间的对比。幽雅的人物能够享受清闲和自在,而奔驰于俗世的人们却被琐碎的事务所累。这种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于世俗繁忙生活的反思。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理想生活的期盼。诗人希望能够在何时找到足够的生计,从而实现自己的理想生活。卜筑并山阳这里可能指的是一个宜居的地方,诗人希望能够在那里建筑居所,过上自由自在的生活。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对比人物境遇以及表达对理想生活向往的情感,表达了诗人追求宁静、追求自由的内心情感。同时,诗词中运用了典雅的词藻和艺术的表达手法,使得整首诗具有韵味和意境,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