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觉双眸暗,年惊两鬓苍。
病应无处避,老更不宜忙。
徇俗心情少,休官道理长。
今秋归去定,何必重思量。
作者介绍
白居易,字乐天,下邽人。贞元中,擢进士第,补校书郎。元和初,对制策,入等,调盩厔尉、集贤校理,寻召为翰林学士、左拾遗,拜贊善大夫。以言事贬江州司马,徙忠州刺史。穆宗初,徵为主客郎中、知制诰,復乞外,歷杭、苏二州刺史。文宗立,以祕书监召,迁刑部侍郎。俄移病,除太子宾客分司东都,拜河南尹。开成初,起为同州刺史,不拜,改太子少傅。会昌初,以刑部尚书致仕。卒赠尚书右僕射,谥曰文。自号醉吟先生,亦称香山居士。与同年元稹酬咏,号元白;与刘禹锡酬咏,号刘白。《长庆集》诗二十卷,后集诗十七卷,别集补遗二卷,今编诗三十九卷。
作品评述
《重咏》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日觉双眸暗,
年惊两鬓苍。
病应无处避,
老更不宜忙。
徇俗心情少,
休官道理长。
今秋归去定,
何必重思量。
诗意:
这首诗表达了白居易对自身状态的反思和对人生境遇的思考。诗人感叹时间的流逝,意识到自己的双眼昏暗,头发渐渐变白,暗喻老去的迹象已经显现。他认识到疾病是无法逃避的,老去也不宜着急。诗人并不追求俗世的名利,心境淡泊,而对于官职也有了更深的理解。他认为现在秋天即将归去,不必过多思量,应当顺应自然。
赏析:
这首诗表现了白居易晚年的心境和人生观。他在诗中展现了对生老病死的深刻认识和对世俗名利的淡然态度。通过描述自身的身体状况,他传达了对时光流逝和岁月无情的感慨。诗人以淡泊官场为态度,认为人生应顺其自然,不必过分忧虑和纠结。他的思想深邃,表达了对世事的超脱和对官场功利的拒绝。整首诗节奏平缓,语言简练,通过朴素的表述传达了深刻的哲理和对人生的思考。这首诗体现了唐代文人的人生观和胸怀,展现了白居易独特的写作风格和个人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