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我俱澄澈,中涵理趣深。
游鯈具龙体,幽洞通潭心。
影动猿摇树,沙明日耀金。
片岩经霹雳,痕凿到于今。
作者介绍
薛嵎(一二一二~?),字宾日,小名峡,小字仲止,永嘉(今浙江温州)人。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时年四十五(《宝祐四年登科录》)。官长溪簿(清干隆《福建通志》卷二六《职官志》)。有《云泉诗》。 薛嵎诗,以汲古阁影宋抄《南宋六十家小集》本爲底本,参校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顾氏读画斋刊《南宋群贤小集》本(简称群贤集)。编爲一卷。
作品评述
《重游雁山分得六题·照胆潭》是宋代薛嵎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彼我俱澄澈,中涵理趣深。
游鯈具龙体,幽洞通潭心。
影动猿摇树,沙明日耀金。
片岩经霹雳,痕凿到于今。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再次重游雁山的景象。雁山清澈明亮,深藏着丰富的哲理和趣味。游鯈(指鲤鱼)形态犹如龙,穿梭于幽深的洞穴通向潭水的心底。猿猴在影中摇摆树枝,沙地上的阳光照耀得金光闪闪。岩石经历雷霆的轰击,留下了历久弥新的痕迹。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雁山的景色和自然之美,并融入了一些哲理的思考。清澈的水和洞穴的幽深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敬畏和探索的渴望。游鯈具有龙的形态,暗示着生命的力量和神秘感,也让人联想到传说中的神话故事。猿猴摇树的影子和阳光下的金光,展现了大自然的生机和活力。而岩石经历雷霆的轰击,留下了历史的痕迹,暗示着岁月的沉淀和时间的推移。
整首诗词以自然景观为背景,通过描绘细腻的形象和意象,传达了作者对自然的感悟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读者在欣赏诗词的同时也可以从中体味到自然之美与人生哲理的交融,感受到作者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命的思考。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zhong-you-yan-shan-fen-de-liu-tixu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