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次崇德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08 03:07:48诗人:叶绍翁 |  朝代: 宋代 |  体裁: 忧国忧民 |  24

倦身只合卧家林,客里消磨感慨心。
水国逢春梅未见,山城到午雾犹深。
地名不记维舟问,酒味曾谙入巷寻。
泛宅浮家何日了,庄头栽竹已成阴。

作者介绍

叶绍翁,字嗣宗,号靖逸,祖籍建安,《四朝闻见录》自署龙泉(今属浙江)。从叶适学,与真德秀、葛天民交甚密。仕歷不详,后弃官居西湖。有《四朝闻见录》五卷,诗多散佚,仅《江湖小集》中存《靖逸小稿》一卷。 叶绍翁诗,以汲古阁影宋钞《南宋六十家小集》本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江湖小集》(简称江湖集)、《两宋名贤小集》(简称名贤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舟次崇德》是宋代文人叶绍翁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倦身只合卧家林,
客里消磨感慨心。
水国逢春梅未见,
山城到午雾犹深。
地名不记维舟问,
酒味曾谙入巷寻。
泛宅浮家何日了,
庄头栽竹已成阴。

诗意:
《舟次崇德》描述了诗人游船途中的所见所感。诗人倦了身体,只想在家中的林间休息,但在客人的地方度过的时光却消磨了他激动的心情。他来到一个水国,但春天的梅花还未绽放,来到一个山城,到了中午时分却依然被雾笼罩。诗人忘记了地名,通过向船夫询问才得知。他熟悉酒香,曾经沿着巷子寻找过美酒。他渴望离开这些富丽堂皇的宅邸,回到简朴的家园,而在他离开时,庄头种植的竹子已经长得郁郁葱葱。

赏析:
这首诗词以游船途中的景物和心情为主线,通过描绘诗人的感受和思考,展现了对物质富裕和繁华生活的疲倦和厌倦之情。诗人对家园的向往和对自然的喜爱贯穿全诗。

诗中的"倦身只合卧家林"表达了诗人对宁静和自然环境的向往,他渴望远离喧嚣和繁忙的客人之地,回归家中的林木,寻求心灵的宁静和休憩。

"水国逢春梅未见"和"山城到午雾犹深"描绘了诗人所经之地的景色,但同时也透露出一种不尽如人意的情绪。他来到水国,却未能看到春天的梅花,来到山城,却依然被雾霭所笼罩。这种景色的对比,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失望和疑惑。

诗中的"地名不记维舟问,酒味曾谙入巷寻"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细节的关注和对酒的追求。诗人忘记了所经之地的地名,需要向船夫询问,显示出他对这些地方的陌生和疏离。然而,他对美酒的熟悉与追求却从未改变,曾经沿着巷子寻找美酒的经历使他对酒的味道感到亲切。

最后两句"泛宅浮家何日了,庄头栽竹已成阴"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繁华生活的厌倦和对简朴自然生活的向往。诗人希望能够离开这些虚华的宅邸,回归舟居的生活,而在他离开时,庄头种植的竹子已经茂盛茁壮,象征着自然的生命力和恢弘的景象。

整首诗以写景为主,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诗人的心情变化,表达了对简朴自然生活的向往和对繁华世俗的厌倦。诗人希望能够回归家园,远离喧嚣和浮华,寻求心灵的宁静和安宁。这种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追求体现了宋代文人的典型思想和审美情趣。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zhou-ci-chong-deucb.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