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郎列宿胸中罗,笔端有口如悬河。
赠我明珠六十八,一一照乘圆无颇。
我学谷梁失也短,君才士衡患其多。
中兴功业要纪述,浯溪石崖当往磨。
作者介绍
喻良能,字叔奇,号香山,义乌(今属浙江)人。高宗绍兴二十七年(一一五七)进士,补广德尉。歷鄱阳丞、星源令,通判绍兴府。孝宗干道七年(一一七一),爲建宁府学官。累官国子主簿,工部郎中、太常丞。出知处州,寻奉祠,以朝请大夫致仕。有《香山集》、《忠义传》等,均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香山集》十六卷。事见《敬乡集》卷一○、《两宋名贤小集》卷一七九《香山集》跋及本集有关诗篇。喻良能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香山集》爲底本。校以《永乐大典》残本、《两宋名贤小集》(简称小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周希稷见示诗卷作诗为谢》是宋代文人喻良能的作品。这首诗表达了对周希稷的敬佩之情,并以此作为回谢之诗。
诗中描绘了周郎胸中珍藏了许多才华,他的笔端像一条悬挂着长长河流的口,形容其才思浩渺无穷。周希稷赠送了六十八颗明珠,每颗都像满月一样圆润光亮,并无一点瑕疵。喻良能谦逊地表示自己的才华不及谷梁失,而周希稷却担心自己的才华过多,因为他深知在中兴功业中要坚持纪律和述说真相的重要性。
最后两句提到了浯溪石崖,这是喻良能和周希稷共同前往的地方。这里可能是指两人一同前往磨砺才华的地方,也可能象征着两人共同的追求和努力。
整首诗以赞美和感激之情为主线,表达了诗人对周希稷的崇敬之情以及对才华和功业的思考。通过对比自己的才华和周希稷的才华,诗人表达了对周希稷的敬佩和自己的谦逊。诗中运用了形象生动的比喻和意象,使诗意更加丰富深远。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zhou-xi-ji-jian-shi-shi-juan-zuo-shi-wei-xi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