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中寄似表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06 18:41:00诗人:刘子翚 |  朝代: 宋代 |  21

溪流元自急,积雨更兼旬。
曲渚方移棹,高城忽背人。
艰难争避地,去住不由身。
客食怜诗李,相期一问津。

作者介绍

刘子翚(一一○一~一一四七)字彦沖,号病翁,崇安(今属福建)人。韐仲子。以荫补承务郎,辟爲真定府幕属。高宗建炎四年(一一三○),通判兴化军(本集卷五《送张当世序》)。后以疾退居故乡屏山,学者称爲屏山先生,朱熹尝从其问学。绍兴十七年卒,年四十七。遗着由其子玶编爲《屏山集》二十卷,胡宪爲之序,朱熹跋。《宋史》卷四三四有传。 刘子翚诗,以明正德七年刘泽刻本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道光十八年李廷钰秋柯草堂刊本(简称李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舟中寄似表》是宋代刘子翚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舟中寄似表

溪流元自急,积雨更兼旬。
曲渚方移棹,高城忽背人。
艰难争避地,去住不由身。
客食怜诗李,相期一问津。

译文:

乘坐舟中寄予表情

溪流原本湍急,连续的雨已有十天。
弯曲的渚岸刚刚移动船桨,高城突然背离行人。
困难重重,无法避免这个地方,离去或停留都无法由自己决定。
作为客人,我怀念着李白的诗,期待有一次相互问候的机会。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舟中旅行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和思考。诗中的溪流湍急、连续的雨天以及曲渚、高城等景物的变化,都象征着生活中的坎坷和变迁。作者在这种环境下感到困难重重,无法掌控自己的去留,体验到了人生的无常和无奈。

诗中提到了李白的诗,表达了作者对文学艺术的热爱和怀念之情。这种怀念不仅是对李白的个人喜爱,更是对文化传承和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的渴望。作者期待能够有机会与他人相互倾诉,分享自己的心声和困惑。

整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风格,通过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感受和思考。它呈现了生活的曲折和无常,同时也传递了对文学和情感交流的渴望。这首诗词展现了宋代文人的情感体验和对自然、人生的思考,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意义。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zhou-zhong-ji-si-biao.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