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嶂标辰极,谁家特有山。
偏怜东崦好,只对北堂闲。
动石低檐住,流莺拂槛还,仙关锁琼海,幽梦或时攀。
作者介绍
叶适(一一五○~一二二三),字正则,号水心,温州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孝宗淳熙五年(一一七八)进士。授平江节度推官,改武昌军节度判官,浙西提刑司干办。召爲太学正,迁太常博士。兼实录院检讨。光宗即位,出知蕲州。入爲尚书左选郎官,迁国子司业。除太府卿,总领淮东军马钱粮。宁宗立,韩侂胄专政,宰相赵汝愚贬,亦被劾主管沖佑观。起爲湖南转运判官。迁知泉州。开禧初,除权工部侍郎。北征兵败,除知建康府兼沿江制置使。侂胄诛,以附侂胄用兵,夺职奉祠凡十三年。嘉定十六年卒,年七十四。有《水心先生文集》、《习学记言》等。《宋史》卷四三四有传。 叶适诗,以《四部丛刊》影印明正统十三年黎谅刻《水心先生文集》(其中诗三卷)爲底本。校以清光绪八年瑞安孙衣言校注本(简称校注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周宗夷东山堂》是宋代叶适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城嶂标辰极,
谁家特有山。
偏怜东崦好,
只对北堂闲。
动石低檐住,
流莺拂槛还,
仙关锁琼海,
幽梦或时攀。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位于东山的堂屋。堂屋所在的山峰高耸入云,似乎是整个城市地标的极点,但只有某个家庭拥有这座山。诗人倾向于欣赏东崦山,他只在北堂闲逸地观赏美景。诗中提到的动石低檐,流莺拂槛,仙关锁琼海等景物,增添了诗词的浪漫和神秘氛围。整首诗抒发了诗人对东山的喜爱和对宁静闲逸生活的向往。
赏析:
《周宗夷东山堂》通过描绘山峰、堂屋和自然景物,展示了叶适对东山的独特感受和对宁静生活的渴望。诗中的城嶂标辰极,表达了山峰高耸入云的壮丽景象,与周围城市形成鲜明对比。谁家特有山的描述,暗示了这座山属于某个特定的家庭,给人一种独特和私密的感觉。诗人更偏爱东崦山,将自己的欣赏对象局限在北堂,表现了对清静和安逸生活的向往。
诗中的动石低檐住、流莺拂槛还等描写景物的语句,以及仙关锁琼海、幽梦或时攀等意境深远的表达,赋予了整首诗以浪漫和神秘的色彩。这些意象和表达方式,使得诗词更具有诗意和意境,引发读者对山水之美和宁静生活的遐想。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作者的情感和景物印象,同时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