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室以乏金小辍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06 04:22:17诗人:葛立方 |  朝代: 宋代 |  16

萍踪留异县,小隐卜清苕。
囊罄欲质史,官卑难贳貂。
挥斤停匠手,伐木断江潮。
未有王司马,携钱过野桥。

作者介绍

葛立方(?~一一六四),字常之,号懒真子,江阴(今属江苏)人。胜仲子。高宗绍兴八年(一一三八)进士(《嘉泰吴兴志》卷一七)。十七年,爲祕书省正字。十九年,迁校书郎。二十一年,除考功员外郎。以忤秦桧得罪。桧死召用,二十六年以左司郎中充贺金国生辰使。二十七年,权吏部侍郎。二十九年,出知袁州,未几以事罢(《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一七五、一七七、一八二),退居吴兴。孝宗隆兴二年卒。着《归愚集》、《韵语阳秋》。事见《韵语阳秋》自序及宋徐林序、《南宋馆阁录》卷八。 葛立方诗,以宋抚州刻本《侍郎葛公归愚集》爲底本(藏上海图书馆,存五至十三卷,其中诗五卷),校以清光绪《常州先哲遗书》本(简称光绪本)。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六卷。

作品评述

《筑室以乏金小辍》是宋代葛立方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萍踪留异县,
小隐卜清苕。
囊罄欲质史,
官卑难贳貂。
挥斤停匠手,
伐木断江潮。
未有王司马,
携钱过野桥。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诗人葛立方的生活境况和内心感受。诗人落魄流亡,离开了熟悉的家乡,来到了陌生的地方。他过着隐居的生活,住在清苕(清净的茅屋)里。由于贫困,他的钱袋已经空空如也,想质押一些物品来维持生计,但由于官位卑微,很难找到人愿意接受他的质押品。诗人手拿着斧头,停下了做木匠的手,伐木声戛然而止。他失望地看着断裂的江潮,感叹自己无力改变命运。在这样的困境下,他没有王侯将相的身份和财富,只能拿着一点钱走过荒野的桥梁。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诗人的生活境况和内心感受,展现了宋代时期士人的贫困和无奈。诗人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自己的心境。他的落魄生活和贫穷与时代背景相呼应,揭示了社会的不公和官场的腐败。诗中的"萍踪"、"囊罄"、"官卑"等词语,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的困境和失意。最后的"携钱过野桥",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渴望和无奈。整首诗词以简练的笔触,凝聚了作者对现实的思考和对命运的疑问,给人以深思。在这首诗词中,葛立方通过自身经历的写照,展现了一个士人在困境中的坚韧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zhu-shi-yi-fa-jin-xiao-chuo.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