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英台近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07 07:40:16诗人:史达祖 |  朝代: 宋代 |  体裁: 祝英台 |  21

落花深,芳草暗,春到断肠处。
金勒骄风,欲过天堤去。
翠楼葛领西边,恰如曾约,画阑映、一枝琼树。
正凝伫。
芳意欺月矜春,浑欲便偷许。
多少莺声,不敢寄愁与。
谢郎日日西湖,如今归后,几时见、倚帘吹絮。

作者介绍

史达祖,字邦卿,号梅溪,祖籍汴(今河南开封)。宁宗初韩侂胄擅权,爲韩堂吏。开禧三年(一二○七)侂胄败,被处黥刑。工词,有《梅溪词》一卷传世。今录诗二首。

作品评述

《祝英台近》是宋代史达祖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我为您提供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落花深,芳草暗,春到断肠处。
金勒骄风,欲过天堤去。
翠楼葛领西边,恰如曾约,画阑映,一枝琼树。
正凝伫。芳意欺月矜春,浑欲便偷许。
多少莺声,不敢寄愁与。
谢郎日日西湖,如今归后,几时见,倚帘吹絮。

诗意:
《祝英台近》描绘了一个美丽而寂寥的春景。诗人以极富情感和想象力的语言,表达了自然景物和人情之间的关联。诗中的景物和情感相互映衬,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思绪和情感。

赏析:
这首诗以描写春天的景色为主线,通过描绘花落草长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愁绪和对远离故土的思念之情。诗的开头,“落花深,芳草暗”,以景物的变化来衬托诗人的愁绪和离别之情。接着,“春到断肠处”,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悲凉感受,将春天与断肠之处相联系,加深了诗中的忧愁意境。

诗的下半部分描绘了金勒骄风,欲过天堤的景象,暗示了作者心中的追求和渴望。翠楼葛领西边,恰如曾约,画阑映,一枝琼树,通过描绘美丽的景物,展示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此处的翠楼、画阑和琼树象征着诗人心中的理想之地,寄托着他对幸福与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的结尾,以寄情于湖光山色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对所思念之人的期待和思念之情。诗人倚帘吹絮,展示了他对归来之人的期盼和等待。整首诗以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抒发,凝练地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和思绪。

《祝英台近》以其精巧的描写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宋代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感情表达,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zhu-ying-tai-jin9de.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