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英台(晚春)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06 15:15:22诗人:程垓 |  朝代: 宋代 |  体裁: 祝英台 |  20

坠红轻,浓绿润,深院又春晚。
睡起厌厌,无语小妆懒。
可堪三月风光,五更魂梦,又都被、杜鹃催攒。
怎消遣。
人道愁与春归,春归愁未断。
闲倚银屏,羞怕泪痕满。
断肠沈水重熏,瑶琴闲理,奈依旧、夜寒人远。

作者介绍

作品评述

《祝英台(晚春)》是宋代程垓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红花飘落轻盈,绿草浓郁润泽,深院中春天又晚了。
醒来后感到厌倦,无话可说,小妆懒散。
三月的风景如此美丽,却在午夜梦魂里,被杜鹃的呼唤所打扰。
如何消遣呢?
人们常说愁苦和春天的归来,春天归来,愁苦仍未消散。
闲坐在银屏前,害怕泪痕盈满。
伤心欲绝,深沉得像沉水,瑶琴闲敲弹,可依旧是夜寒人远。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晚春时节的情景。红花飘落、绿草浓郁,表现了春天的繁华和生机。然而,诗中的主人公却感到厌倦和无语,小妆懒散,似乎对春天的美景已经失去了兴趣。尽管春光明媚,但她的心情却被杜鹃的呼唤和内心的愁苦所困扰。她感到孤独和远离亲人,坐在银屏前,害怕泪水满眼。她的心情如同沉入了深水中,琴声轻轻弹奏,夜寒使她感到更加孤寂。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意境的构建,展现了主人公内心的孤独和愁苦。诗中运用了鲜明的对比手法,红花与绿草、春景与内心的忧伤形成鲜明的对照,增强了情感的冲击力。诗人通过描写主人公的心情,反映了人们常常在美丽的春天中感到孤独和忧愁的现象,以及生活中的种种不如意和思乡之情。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zhu-ying-tai-wan-chun7i8.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