鬓绿飘萧,漫郎已是青云晚。
古槐阴外小阑干,不负看山眼。
此意悠悠无限。
有云山、知人醉懒。
他年寻我,水边月底,一蓑烟短。
作者介绍
毛滂(一○六○~?)字泽民,号东堂居士,衢州江山(今属浙江)人。以父荫入仕,神宗元丰七年(一○八四),官郢州长寿尉。哲宗元祐中,爲杭州司法参军,移饶州。绍圣四年(一○九七),知武康县。徽宗崇宁初,召爲删定官(《苏轼诗集》卷三一施元之注)。政和四年(一一一四),以祠部员外郎知秀州。宣和六年(一一二四)尚存世。事见《东堂集》有关诗文。有《东堂集》六卷,诗四卷,书简二卷,乐府二卷及《东堂词》一卷(《直斋书录解题》),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成《东堂集》十卷,其中诗四卷。 毛滂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酌校他书,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作品评述
《烛影摇红(归去曲)》是宋代诗人毛滂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烛影摇红(归去曲)
鬓绿飘萧,漫郎已是青云晚。
古槐阴外小阑干,不负看山眼。
此意悠悠无限。有云山、知人醉懒。
他年寻我,水边月底,一蓑烟短。
中文译文:
脸旁的绿发飘扬凋零,我的心上人已是高飞的时候。
古老的槐树荫下有个小门槛,不负我对山景的眷恋。
这种感受无限延续。有云山、知晓我懒散贪杯。
未来的某一天,他会寻找我,在水边月光下,一身蓑衣,烟雾轻短。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对离别和思念的感受,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诗中描绘了诗人在青云落日时刻,思念心上人的情景。他倚靠在古槐树的阴凉处,看着山景,回忆过去的美好时光,心生无限的思绪。诗中还传达了诗人对云山之间的隐士生活和知己醉心于山水之间的悠闲态度的赞赏和羡慕。最后,诗人展望未来,期待心上人能够在某个时刻寻找到他,相聚在水边的月光下,穿着一身简朴的蓑衣,烟雾飘散轻短。
赏析:
《烛影摇红(归去曲)》以凄美的语言描绘了离别的伤感和对过去的追忆。诗人通过鬓发的褪色和心上人的远离,表达了岁月易逝、时光荏苒的主题。古槐阴外的小门槛象征着诗人内心深处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而对山景的眷恋则暗示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追求。诗中的“有云山、知人醉懒”一句,表达了诗人对隐士生活和追求自由自在的羡慕和向往。最后两句则预示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希望心上人能够再次相聚,共度美好时光。整首诗抒发了诗人对爱情、时光和理想生活的思考和追求,展现了浓郁的离愁别绪和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