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和韦苏州诗呈周守敦义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18 18:50:57诗人:王之道 |  朝代: 宋代 |  20

江城五月雨,千里荷花香。
清风吹葛衣,铃斋有余凉。
日晏吏卒散,槐阴扫高堂。
归来俗偃仰,叹息不敢康。
设醴致佳客,论交到相忘。
高文如大烹,未惯染指尝。
何当侍函丈,获赋蔓草章。
君方扶摇抟,我独蓬蒿翔。
生平一壑美,未见北海洋。
愿言承至教,虽老当自强。

作者介绍

王之道(一○九三~一一六九),字彦猷,自号相山居士,无爲(今属安徽)人。与兄之义、弟之深同河徽宗宣和六年(一一二四)进士第,因对策极言联金伐辽之非,抑置下列。钦宗靖康初调和州歷阳县丞,摄鸟江令,以奉亲罢。金兵南侵,率乡人退保胡避山。镇抚使赵霖命摄无爲军,朝命爲镇抚司参谋官。高宗绍兴间通判滁州,因上疏反对和议忤秦桧,责监南雄州溪堂镇盐税,会赦不果行,居相山近二十年。秦桧死后,起知信阳军,歷提举湖北常平茶盐、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孝宗干道五年卒,年七十七。有《相山集》三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作二十六卷、《宋史·艺文志》作二十五卷),己佚。清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辑爲三十卷,其中诗十五卷。事见本集卷三○附录宋尤袤《故太师王公神道碑》。 王之道诗,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追和韦苏州诗呈周守敦义》是宋代王之道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江城五月雨,千里荷花香。
清风吹葛衣,铃斋有余凉。
日晏吏卒散,槐阴扫高堂。
归来俗偃仰,叹息不敢康。

这首诗词以五月江城的雨和千里荷花的香气为开篇,描绘了一个湿润而芬芳的夏日景象。清风吹拂着葛衣,使得铃斋中的凉意更为舒适。在日暮时分,官员们完成公务后散去,槐树的阴凉洒在高堂之上。回家后,身处世俗之中,作者俯仰之间感叹着自己不能安享安宁。

设醴致佳客,论交到相忘。
高文如大烹,未惯染指尝。
何当侍函丈,获赋蔓草章。
君方扶摇抟,我独蓬蒿翔。

诗词的下半部分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文学成就的渴望和对友谊的思考。他设宴款待贵客,希望能够与他们畅谈交流,但这种交往往会渐渐被人遗忘。高深的文学作品如同大烹饪,需要去品味,而他自己却未能习惯其中的味道。他向往着有机会侍奉于有才华的人身旁,获得赋予他蔓草般的美丽作品的机会。他自称是蓬蒿,寂寞地飞翔,而君主却能扶摇直上。

生平一壑美,未见北海洋。
愿言承至教,虽老当自强。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的期望和愿景。他认为自己一生只是陷入了一小片美景之中,还未见到更加辽阔的北海大洋。他希望承受君主的教诲,即使年老仍然要自我奋发,不断地自我提升。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湿润芬芳的夏日景象,通过对自然环境和个人命运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文学成就和人生境遇的思考。他渴望追求更高的文学成就,希望能够得到贵人的赏识和启发,同时也表达了永不言弃、自我奋发的信念。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zhui-he-wei-su-zhou-shi-cheng-zhou-shou-dun-y.html

相关文章

每日一诗

疏影(庐山瀑布)
彭履道
银云缥缈。正石梁倒挂,飞下晴昊。早挽悬河,高泻鲸宫,洪声百步低小。分明仙仗崆峒过,又化作,归帆杳杳。倚参差、翠影红霞,远落明湖残照。曾共呼龙夭矫。几回过月下,先种瑶草。九叠屏风,青鸟冥冥,更约谪仙重到。昨梦骑黄鹄,飞不去、和天也笑。等恁时、秋夜携琴,已落洞
诗词赏析 >

每日成语

洁身累行
纯洁身心,约束自己的行为。累,通缧”。
标签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