啄木二首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06 05:48:25诗人:梅尧臣 |  朝代: 宋代 |  29

食蠹非嫌蠹,声来古木高。
谁将琵琶弄,写入相思槽。

作者介绍

本卷作于皇祐五年(一○五三),是年秋作者丧母,解监永济仓官,扶榇归宣城守制。《宛陵文集》自《和吴沖卿元会》始,原编卷一七;自《依韵和原甫省中松石画壁》始,原编卷一八;自《韩子华遗冰》始,原编卷三九;自《宁陵阻风雨寄都下亲旧》始,原编卷四○。

作品评述

《啄木二首》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通过描绘食蠹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古木的敬仰和对琵琶音乐的向往,同时也抒发了对离别和相思之情的思念之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食蠹非嫌蠹,声来古木高。
谁将琵琶弄,写入相思槽。

这首诗词的诗意可以从多个角度解读。首先,诗中的“食蠹非嫌蠹”表达了作者对食蠹这种昆虫的态度。食蠹是一种以木材为食的虫子,但作者并不嫌弃它们,反而通过这一形象来表达对古木的敬仰。这种敬仰可以理解为对历史和传统的尊重,也可以理解为对古代文化的追溯和赞美。

其次,诗中的“声来古木高”描绘了食蠹在古木中发出的声音。这里的“古木”象征着历史的积淀和沧桑,而食蠹的声音则是对这种历史的回响和延续。通过这种描写,作者表达了对古代文化的传承和保护的意愿。

最后,诗中的“谁将琵琶弄,写入相思槽”表达了作者对琵琶音乐的向往和对离别和相思之情的思念。琵琶是一种古老的乐器,常常被用来表达离别和思念之情。作者希望有人能够弹奏琵琶,将自己的思念之情写入琵琶的音符之中,以此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食蠹、古木和琵琶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和传统的敬仰,对离别和相思之情的思念,以及对音乐的向往和表达情感的渴望。这种抒发情感的方式,既展示了作者对古代文化的追溯和赞美,也反映了作者内心深处的情感体验。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zhuo-mu-er-shou.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