拙诗五十六言赠富乐山海公长老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06 06:28:29诗人:冯如晦 |  朝代: 宋代 |  17

山名富乐冠三巴,佛子今生此出家。
六祖禅宗心顿悟,碧云诗句众争夸。
虎闻讲法驯高座,鸥识忘机立浅沙。
八十余年无俗卢,只应幽会有莲华。

作者介绍

冯如晦,字叔明,普州安岳(今属四川)人(《鹤山大全集》卷三九《绵州通判厅二贤祠堂记》)。仁宗庆历六年(一○四六)进士(清道光《安岳县志》卷九)。神宗元丰元年(一○七八),爲陕西提刑(《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八四)。哲宗元祐三年(一○八八),爲永兴军路提刑(同上书卷四一一、四一五)。六年,爲左朝议大夫、户部郎中(同上书卷四五七)。七年,爲集贤校理、知梓州(同上书卷四七四)。

作品评述

《拙诗五十六言赠富乐山海公长老》是冯如晦所写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山名富乐冠三巴,
佛子今生此出家。
六祖禅宗心顿悟,
碧云诗句众争夸。
虎闻讲法驯高座,
鸥识忘机立浅沙。
八十余年无俗卢,
只应幽会有莲华。

诗意:
这首诗词是冯如晦赠予富乐山海公长老的。诗中表达了对富乐山的赞美和对僧侣的敬仰。诗人称赞六祖禅宗的心境顿悟,以及他在诗句中所展现的才华,引起了众人的争相赞美。诗人提到虎听闻佛法后驯服在高座上,鸥鸟了解忘却了纷扰而安立在浅沙上,表达了对佛法的深刻理解和对修行者的赞扬。最后,诗人提到富乐山长老已经超过八十岁了,他不受尘世的干扰,只有在幽静的场所中才能得到莲花般的安宁。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佛法和修行者的敬仰之情。作者通过描绘富乐山的美丽和僧侣的境界,展现了佛教的智慧和禅宗的境界。诗人运用对比手法,通过描述虎和鸥鸟的行为,表达了佛法对于不同生灵的感召和影响。最后一句以幽会有莲华的意象,表达了修行者在宁静中寻求内心的净化和升华。

整首诗词流畅自然,用词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物的描写,诗人展现了佛教的思想和境界,同时也表达了对长老的敬仰和祝福。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富有感染力的语言传达了作者对佛法和修行者的崇高评价,展现了宋代文人的佛教情怀和审美追求。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zhuo-shi-wu-shi-liu-yan-zeng-fu-le-shan-hai-gyeg.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