掉尾扬鬐气象閒,或潜或跃出毫端。
非鱼知得鱼如许,岂在濠梁子细观。
作者介绍
王炎(一一三八~一二一八),字晦叔,号双溪,婺源(今属江西)人。孝宗干道五年(一一六九)进士,调崇阳县主簿。歷绍兴府户曹参军,知临湘县。应辟入张栻江陵帅幕。淳熙十年(一一八三),爲潭州教授,迁通判临江军,并权知军。宁宗庆元初,召爲太学博士,三年(一一九七),迁秘书郎,实录院检讨,着作佐郎。五年,爲军器少监。以事出知饶州,未数月罢,闲居七年。开禧三年(一二○七),起知湖州,任满后引年告退。嘉定十一年卒,年八十一。有《双溪文集》等。《双溪集》各本卷次不一,以《四库全书》据明万历王孟达刻二十七卷本除有少量讳改外,编次文字最爲整饬。事见本集有关诗文,《新安文献志》卷六九有传。 王炎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明嘉靖十二年王懋元刻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子用惠鱼四轴以诗谢之》是宋代诗人王炎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掉尾扬鬐气象閒,
或潜或跃出毫端。
非鱼知得鱼如许,
岂在濠梁子细观。
诗意:
诗词以子用惠鱼四轴的方式来表达谢意。诗人观察鱼儿的活动,描绘了鱼儿在水中游动的神态和气质。他认为,只有真正了解鱼儿的人才能够真正理解和赞美鱼儿的优雅之处,而非鱼之人无法领悟到鱼儿的真实魅力。诗人通过这种比喻,表达了对受惠之人的感激,并暗示了只有亲身经历或亲眼目睹的人才能真正理解其中的内涵。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鱼儿在水中游动的景象。诗中的“掉尾扬鬐”形容鱼儿在水中摆动尾巴,展示出优美的动作;“或潜或跃”则描绘了鱼儿在水中随波逐流、跃跃欲试的姿态。通过这些描写,诗人展示了鱼儿的灵活和自由,体现了自然界的美妙。
诗人通过“子用惠鱼四轴”来表达谢意,意味着他将鱼儿的活动作为一种礼物或赠品,借此来表达对受惠之人的感激之情。与此同时,诗人也通过这个比喻暗示了只有亲身经历或亲眼目睹过事物的人才能真正理解其中的内涵和价值,这与人们在感悟世界和体验生活时的常态相吻合。
整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形象的描写,以及寓意深远的比喻手法,表达了诗人对受惠之人的感激之情和对真实体验的重视。它既展示了自然界的美妙,又启示人们在感悟世界中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