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字典黜字的解释

拼音 chù 繁体字 笔划17
部首

基本解释

简解

黜〈动〉 (形声。从黑,出声。本义黑暗) 降职或罢免 黜,贬下也。--《说文》 黜,贬也,下也。--《玉篇》 黜陟幽明。--《虞书》。传退其幽者。” 何以黜朱于朝。--《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咸黜不端。--《左传·昭公二十六年》 台臣惭,追受其牒,为复太守官而黜臧使者。--高适《书博鸡者事》 理乱不知,黜涉不闻。--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 又如罢黜百家;黜落(罢免,除名);黜升(官吏的罢免与升迁);黜放(革职放逐) 废除;取消 汤既黜夏命。--《书·汤诰序》 爱季佗而黜仆 黜 chù罢免;去掉~退、罢~。 【黜免】罢免(官位)。 黜chù降职,罢免~职。~退。废~。

详解

黜 chu 部首 黑 部首笔画 12 总笔画 17 黜 dismiss; 黜 chù 〈动〉 (1) (形声。从黑,出声。本义黑暗) (2) 降职或罢免 [degrade or dismiss] 黜,贬下也。--《说文》 黜,贬也,下也。--《玉篇》 黜陟幽明。--《虞书》。传退其幽者。” 何以黜朱于朝。--《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咸黜不端。--《左传·昭公二十六年》 台臣惭,追受其牒,为复太守官而黜臧使者。--高适《书博鸡者事》 理乱不知,黜涉不闻。--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 (3) 又如罢黜百家;黜落(罢免,除名);黜升(官吏的罢免与升迁);黜放(革职放逐) (4) 废除;取消 [abolish;abandon;annul] 汤既黜夏命。--《书·汤诰序》 爱季佗而黜仆。--《左传·文公十八年》 王黜翟后。--《国语·周语》 君将黜嗜欲。--《庄子·徐无鬼》 (5) 又如黜华(摈除文饰,不事虚华) 黜退 chùtuì [relieve sb. of his post] 削职;罢免官职 黜退为民 黜免 chùmiǎn [dismiss sb. from office] 罢免;免除、革除[官职] 黜逐 chùzhú [dismiss and expel] 贬谪驱逐 黜逐功臣 黜 chù ㄔㄨ╝ 降职或罢免罢~。废~。贬~。~退。~斥。~免。~逐。~陟。 郑码lkzz,u9edc,gbkf7ed 笔画数17,部首黑,笔顺编号25431211444452252

每日一诗

满江红(次韵西叔兄咏兰)
魏了翁
玉质金相,长自守、间庭暗室。对黄昏月冷,朦胧雾_。知我者希常我贵,于人不即而人即。彼云云、谩自怨灵均,伤兰植。屈平、子建愤世之不见知,《离骚》常以兰自况,而子建亦谓秋兰可喻桂树冬荣。鶗鴂乱,春芳寂。络纬叫,池英摘。惟国香耐久,素秋同德。既向静中观性分,偏于
诗词赏析 >

每日成语

风驰雨骤
形容像风雨一样迅捷猛烈。
标签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