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家酒似池,日日醉如泥。
海燕聊为客,杜鹃何苦啼。
狂那知帽落,归不为花迷。
信笔成诗句,苔笺小草题。
作者介绍
仇远(一二四七~?)(生年据本集卷六《纪事》诗注“淳祐丁未予始生”等推定),字仁近,号近村,又号山村民,学者称山村先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度宗咸淳间以诗着,与同邑白珽合称仇白。元成宗大德九年(一三○五)爲溧阳学正,秩满归。享年七十余。有《金渊集》,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六卷,均系官溧阳时所作。又有《兴观集》、《山村遗稿》,爲后人据手迹所裒集,清干隆时歙人项梦昶合辑爲《山村遗集》。事见清嘉庆《溧阳县志》卷九。 仇远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爲底本。《金渊集》编爲一至六卷,《山村遗集》编爲第七卷。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醉闻杜宇》是宋代诗人仇远的作品。下面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醉闻杜宇
家家酒似池,日日醉如泥。
海燕聊为客,杜鹃何苦啼。
狂那知帽落,归不为花迷。
信笔成诗句,苔笺小草题。
诗意:
这首诗以诗人仇远的个人情感和对人生的思考为基础,通过对自然景物和醉酒的描绘,表达了一种追求自由、超越尘世纷扰的心境。诗中的杜宇、海燕和杜鹃等形象,象征着自然界的自由和纯粹,与人类的生活境遇形成对比,体现出诗人对自由和纯真的向往。
赏析:
这首诗通过简洁而凝练的语言,表达了仇远对自由与纯真的追求,展现了他对尘世的狂放和超然态度。诗中的"家家酒似池,日日醉如泥"描绘了人们酒醉的景象,暗示了人们在纷繁的世事中寻求片刻的宁静和忘却。"海燕聊为客,杜鹃何苦啼"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赞美,以及自然界纯真自由的对比。"狂那知帽落,归不为花迷"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个性和超越尘世的追求,不为世俗所困扰。最后两句"信笔成诗句,苔笺小草题"则表现了仇远的创作自信和对自然的热爱,将自己的情感倾注于诗歌之中。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塑造了独特的意境,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人生的思考,表达了诗人独立自由的个性追求。同时,诗人对自然界的赞美和对自由的向往,与人类的现实生活形成了鲜明对比,给人以深入思考和内心的触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