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船白面问溪翁,名不虚传说未通。
祗恐当年溪上女,浣纱时节懒匀红。
作者介绍
华岳(?~一二二一),字子西,号翠微,贵池(今属安徽)人。宁宗开禧元年(一二○五)韩侂胄当国,岳以武学生上书请诛韩侂胄、苏师旦等,下大理狱,监管建宁。侂胄诛,放还。嘉定十年(一二一七)復入学登第,爲殿前司官属。十四年,谋去丞相史弥远,下临安狱,杖死。有《翠微南征录》十一卷,其中诗十卷。《宋史》卷四五五有传。 华岳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四部丛刊》影印旧抄本(简称抄本),并酌采抄本书末所附近人张元济所作校勘记(简称张校)。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白面渡》是宋代文人华岳的一首诗词。现在我将为您提供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但不包括原诗词的内容。
中文译文:
白面的船渡上,我询问着那位溪边的老翁,
他的名声果然名不虚传,而我却对他所说的话不甚了解。
或许是因为担心当年那位溪边的女子,
在洗涤纱衣的时候,懒散地忘了染红。
诗意和赏析:
《白面渡》是一首富有意境的诗词,描绘了一幅古代溪边景象,透露出淡淡的忧伤和离愁。诗中的“白面渡”象征着一个船渡,这个地方可能是诗人寄托思念和回忆的场所。
诗人在渡口遇到了一个老翁,他向老翁询问一些事情,但自己却对老翁的回答感到茫然。这里的问答情景可以理解为诗人对过去的回忆和历史的追问,但是得到的答案并没有解开心中的疑惑。
诗中还提到了一个溪边的女子,她在洗涤纱衣的时候,懒散地忘了染红。这句描写表达了女子对过去的怀念和对现实的忧愁,也可以理解为诗人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留恋和对现实世界的不满。
整首诗意境深远,通过对船渡、老翁和溪边女子的描述,诗人抒发了自己对过去时光的思念和对现实世界的迷惘。同时,诗中的意象和描绘给人以清幽的感觉,使读者可以在其中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与离愁。
请注意,以上为对诗词的分析和解读,而非原诗词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