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閒类莫收,心静情不流。
片月自炯炯,孤云长悠悠。
颠毛衰白高山雪,眉目寒清古涧秋。
把似春风些子妙,施於草木十方周。
作者介绍
释正觉(一○九一~一一五七),号宏智,俗姓李,隰州隰川(今山西隰县)人。年十一出家,十五落髮,十八游方,三十四出世。得度于凈明寺本宗大师,得戒于晋州慈云寺智琼律师,得法于舒州丹霞山子淳禅师。初住泗州普照寺。钦宗靖康二年(一一二七)四月,移住舒州太平兴国禅院。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十月,迁江州庐山圆通崇胜禅院。二年六月,住江州能仁寺,九月,移住真州长芦崇福禅院。三年末住庆元府天童山景德寺。绍兴八年(一一三八),受诏住临安府灵隐寺,未阅月,归天童。二十七年卒,年六十七。爲青原下十三世,丹霞子淳禅师法嗣。有宗法等编《天童正觉禅师广录》九卷传世。事见《广录》及所附周葵撰《塔铭》、王伯庠撰《行业记》,《嘉泰普灯录》卷九、《五灯会元》卷一四、《宝庆四明志》卷九有传。 正觉诗,以辑自《续藏经》所收《天童正觉禅师广录》编爲六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这首诗词是宋代释正觉所作,《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禅修者与佛像合而为一,寻求赞美。
身体闲散无所执着,心境安静不受外界情感的干扰。
明亮的月光独自照耀,孤寂的云彩漫长飘荡。
白发如雪的头发在高山上颠动,眉目清冷如秋天古涧的寒气。
佛像的神态宛如春风,神奇地洒落于十方各处的草木之上。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禅修者心境的宁静和超越世俗的境界。禅修者舍弃了身体的执着,让心境保持安静,不受外界情感的困扰。月光和云彩的描绘传达出一种孤独和超脱的感觉。白发高山和古涧秋的描写暗示着岁月的流转和禅修者的寂寥。而春风洒落在草木上的意象则表达了禅修者的智慧和慈悲,以及他们所追求的境界。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精确的语言描绘了禅修者的境界和心境。通过对自然景物和禅修者内在状态的描写,展示了禅修者超越尘世的精神境界和内心的宁静。作者运用对比手法,将寂静和孤独与自然的美妙景象相结合,使诗词更加富有意境和哲理。最后一句表达了禅修者的智慧和慈悲,将他们的境界与自然万物相融合,展示了他们所追求的无我境界。整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对禅修者境界的描绘,传达出超越尘世的理想境界和内心的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