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归筠庄苏粹之以诗见贻次韵答之二首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06 06:20:11诗人:李弥逊 |  朝代: 宋代 |  16

它年同上楚江楼,花绕春城小谢州。
翻手雨云人事改,跳丸日月岁光流。
霜空暮落能鸣雁,秋水风移不击舟。
偶筑一丘邻胜隐,杖筇冲雨亦来游。

作者介绍

李弥逊(一○八九~一一五三),字似之,号筠溪居士,又号普现居士,苏州吴县(今属江苏)人。徽宗大观三年(一一○九)进士,调单州司户。政和四年(一一一四)除国朝会要所检阅文字。八年,擢起居郎,因上封事剀切,贬知卢山县。宣和七年(一一二五),知冀州。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召爲卫尉少卿,出知端州。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除淮南路转运副使。绍兴二年(一一三二),知饶州。五年,知吉州。七年,迁起居郎,试中书舍人。八年,试户部侍郎。九年,因反对议和忤秦桧,出知漳州。十年奉祠,归隐福建连江西山。二十三年卒。有《筠溪集》二十四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又《甘露集》(《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二八),已佚。《宋史》卷三八二有传。 李弥逊诗,以丁氏八千卷楼藏李鹿山原藏《竹谿先生文集》爲底本(藏南京图书馆)。参校朱彝尊藏明钞本(简称明本,藏上海图书馆)、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筠溪集》(简称四库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初归筠庄苏粹之以诗见贻次韵答之二首》是宋代李弥逊的一首诗词,描述了作者初归筠庄后的心境和对友人苏粹的回答。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初归筠庄苏粹之以诗见贻次韵答之二首

它年同上楚江楼,
花绕春城小谢州。
翻手雨云人事改,
跳丸日月岁光流。

霜空暮落能鸣雁,
秋水风移不击舟。
偶筑一丘邻胜隐,
杖筇冲雨亦来游。

诗意:
这首诗词以作者初次归来筠庄为背景,回答了友人苏粹的贺诗。诗中表达了时光的流转和人事的变迁,描绘了美丽的自然景色,以及作者在此间落地生根、隐居修养的心境。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楚江楼、春城小谢州等地的景物,展现了自然环境的美丽和变迁。"翻手雨云人事改,跳丸日月岁光流"这两句表达了岁月的流逝和人事的变化,以及时间的无情和无法抵挡。诗中的"霜空暮落能鸣雁,秋水风移不击舟"形象地描绘了秋天的景色,展示了大自然的神奇和生机。最后两句"偶筑一丘邻胜隐,杖筇冲雨亦来游"表达了作者在此地修养身心的心愿,以及对友人苏粹的邀请。

整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描写自然景物和抒发内心感受,表达了作者对归乡之地的热爱和对友情的回应。诗人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传达出对自然和人生变化的思考,以及对友情和隐居生活的向往。同时,诗中运用了对比手法,突出了岁月流转和人事变迁的主题,使整首诗更加有层次和深意。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chu-gui-jun-zhuang-su-cui-zhi-yi-shi-jian-yifp1.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