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平元衡菖蒲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24 15:33:10诗人:释宝昙 |  朝代: 宋代 |  15

细如毛发绿毵毵,寂寞无人共岁寒。
万壑千岩风雨面,却宜六月坐中看。

作者介绍

释宝昙(一一二九~一一九七),字少云,俗姓许,嘉定龙游(今四川乐山)人。幼习章句业,已而弃家从一时经论老师游。后出蜀,从大慧于径山、育王,又从东林卍庵、蒋山应庵,遂出世,住四明仗锡山。归蜀葬亲,住无爲寺。復至四明,爲史浩深敬,筑橘洲使居,因自号橘洲老人。宁宗庆元三年示寂,年六十九(本集卷一○《龛铭》)。昙爲诗慕苏轼、黄庭坚,有《橘洲文集》十卷。《宝庆四明志》卷九有传。 宝昙诗,以日本东山天皇元禄十一年戊寅织田重兵卫仿宋刻本(藏日本内阁文库)爲底本。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诗词:《次平元衡菖蒲》
朝代:宋代
作者:释宝昙

译文:
菖蒲细嫩如毛发,绿意萦绕如绵毡。
它孤寂无人共度岁寒,
却在风雨中面对万壑千岩,
正适合坐在六月里欣赏。

诗意:
《次平元衡菖蒲》这首诗是宋代释宝昙所作,以描写菖蒲为主题。菖蒲嫩绿的形态细腻如毛发,清新的绿色环绕着它,给人一种温暖和柔软的感觉。诗人通过描绘菖蒲的孤寂和岁寒,表达了对菖蒲的独特情感和对自然的感悟。尽管它面对着风雨、万壑和千岩,但它仍在六月里静静地欣赏这一切。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菖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思考。菖蒲细嫩的形态和绿色的意象给人一种清新、柔和的感觉,同时也象征着生命的脆弱和坚韧。诗人通过描述菖蒲孤寂无人的境况,凸显了生命中的寂寞和孤独感。然而,菖蒲却能在自然风雨中坚守,它宜于在六月的时候坐中观赏。这表达了诗人对生命坚韧不拔的敬佩和对自然的赞美。

整首诗意蕴含深远,既揭示了菖蒲的形态和特点,又通过菖蒲的存在和坚韧精神传达了对生命和自然的思考。这首诗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句,展示了诗人对菖蒲的独特感悟,引发读者对生命、自然和人生的思考和共鸣。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ci-ping-yuan-heng-chang-pu.html

相关文章

每日一诗

出婺城
苏泂
万顷平田雪,前村昨夜梅。梦还荆国旧,吟欠兔园才。只作寻诗去,何曾为酒来。兹行得奇事,夹道有琼瑰。
诗词赏析 >

每日成语

持人长短
指抓住他人的缺点过失作为把柄,加以攻击。
标签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