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巷久芜沉,四弦有遗音。
雅声发兰室,远思含竹林。
座绝众宾语,庭移芳树阴。
飞觞助真气,寂听无流心。
影似白团扇,调谐朱弦琴。
一毫不平意,幽怨古犹今。
作者介绍
刘禹锡,博通子史百家,精于医,有《传信方》二卷(《宋史·艺文志》六),已佚。事见《过庭录》。
作品评述
中文译文:
在令狐相公的南斋小宴上听阮咸演奏琴
阮巷已经久远而虚无,但琴声依然传承。优雅的音乐从他兰室中发出,引发遥远的思绪,含含在竹林中。
座位上的众多宾客都被音乐所感动,庭院中的芳树随着音乐而移动,投下一片阴凉。酒杯中的酒助长真正的情感,我静静地聆听,没有流动的心思。
阮咸的身影像白色的折扇一样,他的琴声与朱弦的琴声和谐共鸣。他表现出一丝不平的情绪,带着古老的幽怨,却依然和现在一样。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刘禹锡写给令狐相公南斋小宴上听阮咸演奏琴的赞美之词。诗中展示了诗人对阮咸琴音的赞美和欣赏。
诗人将阮巷久远而虚无的情感与阮咸的琴音联系在一起,表示虽然时光流转,但音乐的永恒却依然存在。阮咸的琴声在令狐相公的兰室中优雅地传出,引发诗人遥远的思绪,他仿佛置身于竹林之中,感受到那种幽静的氛围。
诗人描述了宴会上的场景,座位上的宾客都被阮咸的音乐所感动,庭院中的芳树因为音乐的存在而随着音乐而摇曳生姿。酒杯中的酒作为音乐的陪衬,增强了真正的情感,诗人静静地聆听这美妙的音乐,没有流动的心思。
诗中还描写了阮咸的形象,他的身影像白色的折扇一样,与朱弦的琴声和谐共鸣。诗人将他的琴声与古老的幽怨联系在一起,表达了一丝不平的情绪,同时也表示这种情绪不仅存在于古代,也适用于现在。
整首诗以音乐为主题,通过描绘音乐的美好与情感的流露,表达了诗人对阮咸琴音的赞美和欣赏,并传递了音乐的永恒存在和情感的共鸣之意。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he-ling-hu-xiang-gong-nan-zhai-xiao-yan-tin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