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徐清叟题会江驿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06 11:08:03诗人:曹豳 |  朝代: 宋代 |  22

未到桐江上,先寻旧隐栖。
水光明月夜,山影夕阳西。
道在行藏逸,身轻得丧齐。
更从高处看,转觉路非迷。

作者介绍

曹豳(一一七○~一二五○),字西士,一字潜夫,号东畎,瑞安(今属浙江)人。宁宗嘉泰二年(一二○二)进士,调靖安簿。嘉定元年(一二○八),教授湖州。十二年,爲重庆府司法参军。十六年,知建昌县。理宗绍定元年(一二二八),干办行在诸司粮料院。三年,除大理寺簿。累迁秘书丞兼仓部郎官。端平元年(一二三四),出提举浙西常平(《南宋馆阁续录》卷七)。二年,迁浙东提刑。嘉熙元年(一二三七),除左司谏兼侍讲,俄出知福州府兼福建安抚使。淳祐九年十二月卒,年八十。有《玉泉集》,已佚。事见《曹豳墓志》(《文史》第三十辑),《宋史》卷四一六有传。今录诗八首。

作品评述

《和徐清叟题会江驿》是宋代诗人曹豳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未到桐江上,先寻旧隐栖。
水光明月夜,山影晚阳西。
道在行藏逸,身轻得丧齐。
更从高处看,转觉路非迷。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与徐清叟相会的时刻,借景抒发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诗中以桐江为背景,描述了诗人抵达桐江之前就开始搜寻徐清叟隐居的地方。在水光明亮的月夜里,山影逐渐西斜,诗人感受到大自然的静谧与宁静。诗人也表达了对修行追求的理解,认为追求道的人应该放下物质负担,轻装上路,以达到超然的境地。最后,诗人从高处俯瞰景色,感受到自己的前行之路已不再迷茫。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修行生活的向往。诗中运用了对比手法,将水光明亮的夜晚与山影晚霞相对照,展现了自然界的变幻和流转。诗人通过揭示徐清叟隐居的地方、水光明亮的月夜、山影晚霞等细节,创造了一种宁静、美好的氛围。诗中的"道在行藏逸,身轻得丧齐"表达了诗人对超脱尘世、追求修行的思考。最后,诗人站在高处,放眼远方,感受到前行之路已不再迷茫,体现了诗人对生活与境界的领悟。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和人生境界的思考,给人以宁静与舒适的感受。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he-xu-qing-sou-ti-hui-jiang-yihzv.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