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慈林交讲师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06 11:02:18诗人:舒岳祥 |  朝代: 宋代 |  27

有意西林寻小隐,无田东瀼可隣家。
闻师投谒不入巷,知我无人能点茶。
山色一豀连雨色,雪花十里糁松花。
秋声正与公相似,相对忘言定不差。

作者介绍

舒岳祥(一二一九~一二九八),字舜侯,以旧字景薛行,宁海(今属浙江)人。因家居阆风里,学者称阆风先生。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摄知定海县,爲霅州掌书记,先后入金陵总饷陈蒙、沿海制置使鲍度幕。鲍罢,亦归乡不仕,教授田里,覃思着述。元世祖大德二年卒,年八十。有《荪墅稿》、《辟地稿》、《篆畦稿》等,诗文集总名爲《阆风集》,曾版行,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阆风集》十二卷,其中诗九卷。事见清光绪《宁海县志》卷二○门人刘庄孙《舒阆风先生行状》,本集卷首胡长孺、王应麟序。 舒岳祥诗,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酌校残本《永乐大典》。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十卷。

作品评述

《寄慈林交讲师》是宋代舒岳祥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我有意向西林寻找隐士,但东瀼之间无田可与邻家共处。
听说师父前来拜访,却不进入街巷,知道我没有人可以为他沏茶。
山色与连绵的雨色融为一体,雪花飘洒在十里松花间。
秋天的声音正如同公相先生,我们相对而坐,忘却言语,定然不会有差错。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舒岳祥对寻找隐士和追求内心宁静的向往。他前往西林寻找隐士,但发现周围并没有适合的地方,无法与邻家共处。然而,他听说师父前来拜访,虽然没有进入繁华的街巷,但他知道自己的心灵可以成为师父倾诉的对象。诗中描绘了山脉连绵的景色与雨水的交融,以及雪花在松花之间飘洒的美景,象征着宁静与纯洁。最后,舒岳祥比喻秋天的声音与相似的先生相对而坐,两者无需言语交流,心灵已经相通,必然不会有差错。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作者对隐士生活和内心宁静的追求。诗中巧妙地使用了反衬手法,通过描述无法找到适合的地方与邻家共处,强调了寻找宁静隐士的困境。然而,师父的到来为他带来了希望,尽管没有言语交流,但他们心灵相通,创造了一种无需言语的交流方式。整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描绘山色、雨色和雪花,表达了作者对宁静和纯洁的向往。这首诗词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意象的运用,传递了作者内心深处的感悟和追求,给人以思考和共鸣的空间。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ji-ci-lin-jiao-jiang-shiumd.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