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百里奚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15 21:05:31诗人:陈普 |  朝代: 宋代 |  17

贫来刍牧竟何疑,只是要秦一事非。
爵禄无心殊已久,谁能白首恋轻肥。

作者介绍

陈普(一二四四~一三一五),字尚德,号惧斋,福州宁德(今属福建)人。从会稽韩翼甫。宋亡,元三次辟爲本省教授,不起。隠居授徒,四方及门者岁数百人,学者称石堂先生。元成宗大德元年(一二九七),应刘纯父聘,主云庄书院,熊禾留讲鳌峰。延祐二年卒,年七十二。有《石堂先生遗集》二十二卷等。事见本集附录《石堂先生传》。 陈普诗,以明嘉靖十六年宁德知县程世鹏刻《石堂先生遗集》爲底本,酌校《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三五五《石堂集》(简称四库本)。底本明显错字,径改。

作品评述

诗词:《孟子·百里奚》
作者:陈普(宋代)

中文译文:
贫来刍牧竟何疑,
只是要秦一事非。
爵禄无心殊已久,
谁能白首恋轻肥。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出自宋代陈普的《孟子·百里奚》。诗人以百里奚为题材,表达了对名利与贫困的思考。

诗的第一句,"贫来刍牧竟何疑",是在表达诗人对于贫困生活的疑问。贫穷使人只能以牧场为生计,但他对此是否应该有所疑惑。

接下来的两句,"只是要秦一事非",点明了这首诗的中心思想。诗人认为,人们追求的名利并不是真正重要的事情。秦指的是秦朝,代表了权力、地位和财富的象征。诗人认为,纷繁的世俗欲望并不值得追求,不是真正的目标。

接着的两句,"爵禄无心殊已久,谁能白首恋轻肥",表达了诗人对权势和财富的追求已经消逝的态度。爵位和禄位都代表了社会地位和物质财富,而诗人却认为这些并不是人生最重要的追求。"白首恋轻肥"意味着诗人不再渴望追求名利,而是追求内心的宁静和精神的满足。

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于名利与贫困的思考。通过对百里奚的描写,诗人呼吁人们不要被世俗的追求所困扰,而是应该以追求内心的平静与满足为目标。这种思想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态度,对于当时社会的人们来说,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meng-ziegu.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