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虹落屏山,斜雁著行安。
钉铃双啄木,错落千珠柈。
愁龙啼玉海,夜燕语雕阑。
只应桓叔夏,重起为君弹。
作者介绍
作品评述
《鸣筝曲》是元代诗人杨维桢创作的一首诗词。该诗以琴筝演奏为主题,通过描绘琴筝的声音和形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愿望。
这里提供一种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希望能够符合您的要求:
断虹落屏山,
彩虹已经消失在群山之间,
斜雁著行安。
倾斜的雁群飞过,平静安详。
钉铃双啄木,
琴弦像钉铃一样被双手敲击,
错落千珠柈。
音符如珠宝般交错纷呈。
愁龙啼玉海,
忧伤的龙在玉海啼鸣,
夜燕语雕阑。
夜晚的燕子在雕花栏杆上鸣叫。
只应桓叔夏,
只有桓叔夏应和这琴声,
重起为君弹。
愿再度奏响琴音,为君而弹奏。
这首诗词以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了琴筝的声音和景象,展示了诗人对音乐的热爱和对情感表达的渴望。诗中的彩虹、雁群、琴弦、珠宝、龙和燕子等形象,通过对自然界和音乐元素的运用,将诗人的内心情感与外在世界相结合,形成了一幅音乐之美的画面。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希望能够再次弹奏琴声,为君子效命的愿望,既是对音乐的追求,也寄托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音乐元素的描绘和情感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音乐和美好生活的热爱,同时也传递了一种对自由、情感的追求和向往。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ming-zheng-qudh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