羲和走驭趁年光,不许人间日月长。
遂使四时都似电,争教两鬓不成霜。
荣销枯去无非命,壮尽衰来亦是常。
已共身心要约定,穷通生死不惊忙。
作者介绍
白居易,字乐天,下邽人。贞元中,擢进士第,补校书郎。元和初,对制策,入等,调盩厔尉、集贤校理,寻召为翰林学士、左拾遗,拜贊善大夫。以言事贬江州司马,徙忠州刺史。穆宗初,徵为主客郎中、知制诰,復乞外,歷杭、苏二州刺史。文宗立,以祕书监召,迁刑部侍郎。俄移病,除太子宾客分司东都,拜河南尹。开成初,起为同州刺史,不拜,改太子少傅。会昌初,以刑部尚书致仕。卒赠尚书右僕射,谥曰文。自号醉吟先生,亦称香山居士。与同年元稹酬咏,号元白;与刘禹锡酬咏,号刘白。《长庆集》诗二十卷,后集诗十七卷,别集补遗二卷,今编诗三十九卷。
作品评述
诗词《遣怀》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此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羲和走驭趁年光,
日月不允让人长久。
因而四季如电般飞逝,
却无法阻止两鬓不再增添霜。
荣华消逝不过是命运的常态,
壮年的消磨衰老亦是寻常事。
我已经与身心做出了约定,
无论穷或通,生或死,都不会惊慌失措。
诗意:
《遣怀》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对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的思考。诗中以羲和走驭的形象,暗喻时间飞逝如电,不允许人们停留。诗人感慨时光匆匆,人会老去,鬓发会白,但这是命运的既定规律。无论处于荣华富贵还是事业失败,人们都应该与命运达成一种默契,保持平静。
赏析:
白居易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时间飞逝和人生无常的意象,表达了一种豁达平和的生活态度。诗中有着深邃的哲理思考,表达了诗人对命运的接受和对生活的淡定。诗中的羲和走驭形象生动有力,展现了时间不可逆转的特性。通过以身世为投射,诗人表达了对生老病死的洞悉和对命运不由人控的认知。最后,诗人通过与自己心灵的真实对话,将平静和心境营造得恰到好处。整首诗以平淡的语言,不张扬不华丽,却深远影响着人们。此诗展示了诗人白居易的哲学思考和对命运的豁达态度,向人们传达了一种深入生活、宽容对待世事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