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声慢(逃禅作菊、桂、秋荷,目之曰三逸)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29 05:46:07诗人:周密 |  朝代: 宋代 |  体裁: 声声慢 |  26

妆额黄轻,舞衣红浅,西风又到人间。
小雨新霜,萍池藓径生寒。
输它汉宫姊妹,粲星钿、霞佩珊珊。
凉意早,正金盘露洁,翠盖香残。
三十六宫秋好,看扶疏仙影,伴月长闲。
宝络风流,何如细蕊堪餐。
幽香未应便减,傲清霜、正自宜看。
吟思远,负东篱、还赋小山。

作者介绍

周密(一二三二~一二九八),字公谨,号草窗、苹洲、弁阳老人、华不注山人、四水潜夫等,祖籍济南(今属山东),南渡后居湖州(今属浙江)。以荫监建康府都钱库。理宗景定二年(一二六一)入浙西安抚司幕(《癸辛杂识》后集),因剔除毗陵民田浮额忤时宰,遂以母病归。度宗咸淳初爲两浙运司掾属(《清容居士集》卷三三《师友渊源录》)。十年(一二七四),监丰储仓(《癸辛杂识》前集、续集卷上)。端宗景炎间知义乌县(清嘉庆《义乌县志》卷八)。宋亡家破,居杭州。元大德二年卒,年六十七。生平撰述甚多,有《草窗韵语》一至六稿,卷首有咸淳七年陈存序,系宋亡前作品;另有《苹洲渔笛谱》、《草窗词》、《武林旧事》、《齐东野语》、《癸辛杂识》、《浩然斋雅谈》、《云烟过眼录》、《志雅堂杂钞》、《绝妙好词》等传世。事见《珊瑚木难》卷五《弁阳老人自铭》、近人夏承焘《唐宋词人年谱·周草窗年谱》,《宋史翼》卷三四有传。 周密诗,以民国乌程蒋氏密韵楼景刊宋咸淳本《草窗韵语六藁》爲底本。参校吴县徐氏景印宋本(简称徐本)。另从《武林旧事》等书中辑得之集外诗,编爲第七卷。

作品评述

《声声慢(逃禅作菊、桂、秋荷,目之曰三逸)》是宋代文人周密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妆额黄轻,舞衣红浅,西风又到人间。
小雨新霜,萍池藓径生寒。
输它汉宫姊妹,粲星钿、霞佩珊珊。
凉意早,正金盘露洁,翠盖香残。
三十六宫秋好,看扶疏仙影,伴月长闲。
宝络风流,何如细蕊堪餐。
幽香未应便减,傲清霜、正自宜看。
吟思远,负东篱、还赋小山。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赞美和感叹。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展现了秋天的美丽和寂静。

诗的开头描述了一个美丽的女子,她妆黄轻盈,衣红浅嫣,随着西风的到来,仿佛是从仙境降临到人间。接着描写了小雨和新霜,池塘上的萍藻和小径上的藓苔因寒冷而生长。

下一段提到了汉宫中的姊妹们,她们佩戴着珍珠和霞带,秋天的凉意早已降临,金盘上的露水洁白如玉,翠盖上的香气已经逐渐消散。

接下来的几句描述了三十六宫中秋天的美景,仙影在扶疏的竹林间闲逛,伴随着明亮的月光。宝络花风流婉转,比之细蕊更加可口。

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的思索和遐想,他负着东篱,回归到自然山水之间,继续写作他的小诗。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众多意象的运用,展现了秋天的美丽和寂静。通过对自然景色和女性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美的追求和对生活的思考。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韵味,展现了宋代文人的才华和情感。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sheng-sheng-man-tao-chan-zuo-ju-gui-qiu-he-mum7k.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