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叶落雁来时,见说沙场未解围。
夜夜灯前做针线,倩谁边上寄寒衣。
作者介绍
陈允平,字衡仲,又字君衡,号西麓,鄞县(今浙江宁波)人。试上舍不遇,遂放情山水,往来吴淞淮泗间。恭宗德祐时,授沿海制置司参议官(《宋元学案》卷二五《参议陈西麓允平先生》)。宋亡,以人才徵至元大都。不受官,放还。事见《两宋名贤小集》卷三一五《西麓诗稿》卷首、《宋诗略》卷一五。 陈允平诗,以汲古阁影宋抄《南宋六十家小集·西麓诗稿》爲底本,校以《两宋名贤小集》(简称名贤集)。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二卷。
作品评述
诗词:《戍妇》
朝代:宋代
作者:陈允平
梧桐叶落雁来时,
见说沙场未解围。
夜夜灯前做针线,
倩谁边上寄寒衣。
中文译文:
梧桐的叶子落下,雁儿归来时,
听说丈夫仍在战场困扰。
每个夜晚,独自坐在灯前做针线,
期盼着谁能够寄来寒衣。
诗意:
这首诗描述了一位戍妇的心境。她的丈夫在沙场上身陷困境,未能解围归来。梧桐叶落、雁儿归来,暗示着季节的变迁和战争的持续。夜晚,她独自一人坐在灯前,用针线缝制衣物,以期待着丈夫的归来。她倚赖着谁能够寄来寒衣,表达了她对丈夫的思念和渴望。
赏析:
《戍妇》是一首表达了战争背景下妇女的孤寂与坚强的诗词。诗中使用了梧桐叶落和雁儿归来的意象,通过自然景物的变化来象征战争的持续和时间的流逝。戍妇的夜晚孤独地坐在灯前,做着针线工作,表现出她的坚强和节俭。她倚赖着谁能够送来寒衣,表达了她对丈夫的思念和渴望,也反映了她在丈夫离家戍守期间所面临的困境和寂寞。整首诗通过简洁而深刻的语言,抒发了戍妇的情感和内心世界,让读者感受到了她的坚强和无私的爱。这首诗词描绘了战争给妇女带来的痛苦和牺牲,同时也展现了她们在困境中的勇敢和对家人的深情厚意。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shu-fufc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