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僧来别我,略坐傍泉沙。
远道擎空钵,深山蹋落花。
无师禅自解,有格句堪夸。
此去非缘事,孤云不定家。
作者介绍
贾岛,字浪一作阆仙,范阳人。初为浮屠,名无本。来东都时,洛阳令禁僧午后不得出,岛为诗自伤,韩愈怜之,因敎其为文,遂去浮屠,举进士。诗思入僻,当其苦吟,虽逢公卿贵人,不之觉也。累举不中第,文宗时,坐飞谤,贬长江主簿。会昌初,以普州司仓参军迁司户,未受命卒。有《长江集》十卷,小集三卷,今编诗四卷。 贾岛,字浪一作阆仙,范阳人。初为浮屠,名无本。来东都时,洛阳令禁僧午后不得出,岛为诗自伤,韩愈怜之,因敎其为文。遂去浮屠,举进士。诗思入僻,当其苦吟,虽逢公卿贵人,不之觉也。累举不中第。文宗时,坐飞谤,贬长江主簿。会昌初,以普州司仓参军迁司户,未受命卒。有长江集十卷,小集三卷,今编诗四卷。 贾岛字浪仙,范阳人。初为僧,法名无本。韩愈重其才,劝之还俗。文宗时为长江(属剑南道遂州)主簿,后改普州(亦属剑南道)司仓参军。武宗会昌三年七月卒,年六十四(据苏绛撰《唐故司仓参军贾公墓志铭》)。补诗一首。
作品评述
送贺兰上人
野僧来别我,略坐傍泉沙。
远道擎空钵,深山蹋落花。
无师禅自解,有格句堪夸。
此去非缘事,孤云不定家。
译文:
荒僧前来与我分别,稍坐在泉边的沙滩。
他远道而来,手持空钵,在深山中踏着落花。
他没有恩师的指点,却能自寻禅解,他的诗句格调可以夸耀。
他离去并非因为世俗之事,孤独的云彩也没有固定的家。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送别一位名叫贺兰的僧人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贺兰离去的思念之情。
诗的开头以“野僧来别我”,直接描述了贺兰僧人来访的情景,使读者一下子进入诗歌的氛围。接着,诗人描绘了贺兰远去的景象,他手持空钵,穿越深山踏着落花,形象生动地展示了僧人的清修身影。
通过“无师禅自解,有格句堪夸”这两句,诗人赞美了贺兰对禅宗修行的自我领悟和对格律诗的驾驭。这种自由自在、真诚随性的表达方式,对于传统僧人的固化观念和格律束缚下的诗人来说,无疑是一种解放和突破。
最后两句“此去非缘事,孤云不定家”,表达了贺兰离去的原因是出于内心的信仰和修行之路,并非为了世俗的事物,也没有固定的居所。同时,这两句也隐含对贺兰僧人追求自由、不受束缚的理念的肯定和赞赏。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贺兰僧人的离去和诗人与他的交往。同时也借此表达了对贺兰僧人清修生活、自由自在的态度的赞美,以及对离别的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