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春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29 14:19:38诗人:毛滂 |  朝代: 宋代 |  体裁: 婉约 |  33

维岳分公英特气,万丈拂长虹。
丙魏萧曹总下风。
千载友夔龙。
宝熏女弱翠昏帘绣,嘉颂佩绅同。
不用黄精扫鬓中。
元是黑头翁。

作者介绍

毛滂(一○六○~?)字泽民,号东堂居士,衢州江山(今属浙江)人。以父荫入仕,神宗元丰七年(一○八四),官郢州长寿尉。哲宗元祐中,爲杭州司法参军,移饶州。绍圣四年(一○九七),知武康县。徽宗崇宁初,召爲删定官(《苏轼诗集》卷三一施元之注)。政和四年(一一一四),以祠部员外郎知秀州。宣和六年(一一二四)尚存世。事见《东堂集》有关诗文。有《东堂集》六卷,诗四卷,书简二卷,乐府二卷及《东堂词》一卷(《直斋书录解题》),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成《东堂集》十卷,其中诗四卷。 毛滂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酌校他书,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作品评述

《武陵春》是宋代毛滂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维岳分公英特气,万丈拂长虹。
丙魏萧曹总下风,千载友夔龙。
宝熏女弱翠昏帘绣,嘉颂佩绅同。
不用黄精扫鬓中,元是黑头翁。

诗意:
这首诗以武陵山(维岳)为背景,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和其中蕴含的诗意。诗人通过描绘山川的气势和春天的美景,表达了对友人夔龙的赞美和敬意,同时也表达了对岁月的感慨和自身的思考。

赏析:
首句“维岳分公英特气,万丈拂长虹。”描绘了武陵山的壮丽景色,山峰高耸入云,气势磅礴,如同一朵巨大的云彩横跨天际。这种气势恢弘的景象也象征着诗人的志向和豪情。

第二句“丙魏萧曹总下风,千载友夔龙。”以历史上的名将丙魏、萧曹为对比,表达了友人夔龙的英勇和卓越,将其与历史上的英雄相提并论,显示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敬重。

接下来的两句“宝熏女弱翠昏帘绣,嘉颂佩绅同。”描绘了春天的景色,诗人以花香扑鼻、细雨霏霏的春夜为背景,描绘了窗帘上绣着翠绿色的美丽图案,暗示了女性的美丽和温柔。嘉颂佩绅的意思是赞美身着佩绅的人,这里可理解为赞美女性之美。

最后两句“不用黄精扫鬓中,元是黑头翁。”则表达了对岁月流转和人事变迁的感慨。诗人不再年轻,不需要用黄精等药物来拂去鬓发中的白发,他承认自己已经是一个年迈的黑发老人。这表达了对光阴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思考,同时也突显了对自然的接受和随遇而安的态度。

综合来看,这首诗描绘了武陵山的壮丽景色,表达了对友情的赞美和对自然、岁月的思考。通过描绘山川和春天的景色,以及对历史和自然的引用,诗人通过物象来表达内心的感受和情感,给人以豪迈、激荡的感觉,展现了诗人的心境和对人生的思考。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wu-ling-chunxaz.html

相关文章

每日一诗

见穆三十宅中庭海榴花谢
杜牧
矜红掩素似多才,不待樱桃不逐梅。春到未曾逢宴赏,雨馀争解免低徊。巧穷南国千般艳,趁得春风二月开。堪恨王孙浪游去,落英狼藉始归来。
诗词赏析 >

每日成语

雕文刻镂
指在器物上刻镂花纹图案,以为文饰。
标签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