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长松闻捷音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06 06:47:37诗人:李流谦 |  朝代: 宋代 |  11

十里登山访定身,衣边犹带簿书尘。
僧厨笋蕨随斋钵,禅窟香灯话宿因。
便可扶犁老岷蜀,已闻传檄定咸秦。
家家钗钏何须惜,难买尧眉一笑春。

作者介绍

李流谦(一一二三~一一七六),字无变,号澹斋,德阳(今属四川)人。良臣子。高宗绍兴中以父荫补将仕郎,授成都灵泉尉,秩满,调雅州教授。虞允文宣抚蜀,招置幕下。寻以荐除诸王宫大小学教授。出通判潼州府。孝宗淳熙三年卒,年五十四。遗着由子廉榘编次爲《澹斋集》八十九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十八卷(其中诗八卷)。事见本集附录其兄益谦所撰《行状》及子廉榘《跋澹斋集后》。 李流谦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澹斋集》爲底本。另从《永乐大典》辑得集外诗一首,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游长松闻捷音》是宋代诗人李流谦的作品。这首诗以描写山水自然景观和人物情感为主题,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入的思考,传递出深邃的诗意。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十里登山访定身,
衣边犹带簿书尘。
僧厨笋蕨随斋钵,
禅窟香灯话宿因。
便可扶犁老岷蜀,
已闻传檄定咸秦。
家家钗钏何须惜,
难买尧眉一笑春。

诗词描绘了登山途中的景象,诗人步行十里山路,来到山上寻找内心的宁静。他的衣服上还残留着簿子上的尘土,显示出他是一个勤奋好学的人。诗人游历的地方是僧人的菜园,其中生长着竹笋和蕨菜,这些与僧人的斋食碗碟相伴。禅窟中的香灯在夜晚闪耀,启发了诗人思考宿命的问题。

接下来,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乡土的眷恋和忧虑。他说可以回到家乡,在岷江和蜀地耕种,过上安稳的生活。然而,他也听闻了定咸秦的战事,这使他感到担忧。最后两句表达了对女性的赞美,说每个家庭都有各种各样的首饰,但真正重要的是拥有一个美丽的微笑,这样的微笑就像尧帝的眉宇一样珍贵而难得。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观和人生命运的思考。通过山水、僧人和战事等元素的描绘,诗人传达了自己关于内心宁静与外界变迁的感悟。诗词中融入了对乡土的眷恋和对女性美的赞美,使得诗意更加丰富和深远。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you-chang-song-wen-jie-yin.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