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不害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07 03:43:56诗人:徐钧 |  朝代: 宋代 |  12

相国终身保治平,不同非鞅死刑名。
只缘用志能卑逊,纵曰伤残亦觉轻。

作者介绍

徐钧,字秉国,号见心,兰溪(今属浙江)人。以父荫爲定远尉。宋亡不仕,金履祥尝延以教授诸子。精于史学,曾据《资治通鉴》所记事实,爲史咏一千五百三十首。今存《史咏集》二卷,五代部分已佚失。事见本集附许谦、黄溍、张枢序,清光绪《兰谿县志》卷五有传。 徐钧诗,以《宛委别藏·史咏集》爲底本,校以《续金华丛书》本(简称金华本)。

作品评述

《申不害》是宋代徐钧所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申不害》中文译文:
相国终身保治平,
不同非鞅死刑名。
只缘用志能卑逊,
纵曰伤残亦觉轻。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相国申不害的赞颂和敬佩之情。申不害作为相国,一生致力于保持社会的和平与稳定,他以一种与众不同的方式执行法律,不盲从于鞅法的死刑之名。作者认为申不害之所以能够做到这一点,是因为他具备一种卑微而坚定的心志,即使被人视为伤残,他也能从容面对,毫不在意。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申不害的赞颂,展示了作者对他的敬佩之情。申不害作为相国,以其特立独行的行事风格和对鞅法的不同态度,赢得了徐钧的钦佩。诗中的"不同非鞅死刑名"表明申不害与众不同,不盲从于流行的惩罚方式,而是用一种更为温和的方式来维护社会秩序。诗的后两句"只缘用志能卑逊,纵曰伤残亦觉轻"则表达了作者对申不害品德的称赞。申不害以其卑微却坚定的心志,能够承受伤残的压力,身心都能保持轻松自在。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对申不害的赞美。通过对申不害的行为和品德的描绘,诗词传递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即以柔和的方式对待他人,保持卑微而坚定的心态,能够面对挫折和伤残,从容应对,保持内心的平静与坚强。这种积极的心态和行为方式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shen-bu-hai.html

相关文章